的絲竹鼓樂之聲,一縷縷的清音飄出來,伴隨著一陣陣的歡笑聲和不時爆發出的掌聲來。
外邊的百姓們更是心癢難搔,嚮往不已。裡邊的戲一定很精彩,否則氣氛為何如此的熱烈。他們恨自己早不抓緊機會,據說前一百個報名的都能得到免費看戲的機會,然而當時自己覺得無所謂,覺得一場戲沒什麼了不起的。但現在被排除在外,心裡便越發的後悔之極。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賤,送給你的你不會珍惜,得不到的卻永遠在騷動。
……
劇場之中,演出在未時初刻準時開始。咚咚咚數聲響鼓敲過,全城燈火熄滅,劇場中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熙攘的劇院立刻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有著微弱的燈光照耀著舞臺。就在突然的一瞬間,舞臺上光線大亮,所有的人物和背景道具像是一下子從虛無中顯現一般,一副春和景明的令人愉悅的場景瞬間展現在眼前。
環繞了半個劇場的幻燈光幕的風景,勾落出遠山如黛,綠樹連綿,亭臺遠近的山景。而舞臺上的背景,是一排排整齊明亮的精舍,一群書生正坐在裡邊誦讀詩書。
但見那背景中湛藍的天空中白雲緩緩飄動,花樹似乎隨風輕輕擺動。樹枝上的鳥兒在枝椏之間蹦跳。山間的流水竟然真的在流淌,而且還偶爾有水花迸濺,魚兒躍出……
這哪裡是背景,這簡直就是實景。一切都像是真的一般,色彩明媚,光線明亮,讓人宛如置身於景物之中一般。京城的觀眾也算是見多識廣之人,天子腳下,什麼樣的精彩物事沒有見識過,但眼前這舞臺的虛景如真,栩栩如生的本事,根本超出了他們的心理預期。所以,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如雷的掌聲轟然響起,宛如狂風暴雨一般。喝彩叫好之聲響徹劇場。就算是再沒有期待的人,也被這場面所震驚,那些抱著期望而來的人更是滿足之極。
二樓正中的最大最豪華的包廂裡,小王爺郭昆鼓著掌對坐在身旁的林覺點頭稱讚。郭昆其實對這些看戲逛館子沒什麼興趣,但他也不得不為林覺的匠心和手段所讚歎。而另一側的小郡主卻已經拍紅了巴掌,看著林覺的目光中既仰慕又愛慕。郭昆看在眼裡,卻假裝沒看見。
第一幕劇情簡單,交代了梁山伯和祝英臺的身份,祝英臺女扮男裝來書院學習,跟梁山伯同窗三載雙宿雙棲,感情甚篤。祝英臺對梁山伯生出愛慕之心,但不敢言說。三年時間,匆匆而過馬上就要各自回家了,祝英臺表示要利用最後的機會讓梁山伯知道自己是個女子。希望和他並結連理。
第二幕開始,祝英臺要下山了,梁山伯送祝英臺下山。兩個人沿著山路往下走的時候,背景之中光影流動,山形變幻,隨著兩人的腳步的走動,景物的角度也進行著變化,簡直奇幻神妙之極。
觀眾們驚歎不已,且不論劇目如何,光是看到這場面,便不虛此生了。然而,劇情和臺詞的精彩也出乎了他們的想象。
舞臺上,梁山伯和祝英臺帶著書童四九和銀心走出書院,門前樹上一隻喜鵲喳喳的叫著。祝英臺眉目輕轉,指著喜鵲唱:書房門前一枝梅,樹上鳥兒對打對。喜鵲滿樹喳喳叫,向你梁兄報喜來。
梁山伯笑著唱:弟兄二人出門來,門前喜鵲成雙對。從來喜鵲報喜訊,恭喜賢弟一路平安把家歸。
祝英臺無奈跺腳,除了出院往山下走,景物變幻,祝英臺唱:出書院下了山,但只見山上的樵夫把柴擔。
梁山伯點頭傻傻的唱: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艱難。
祝英臺唱:梁兄啊!他為何人把柴擔?你為哪個送下山?
梁山伯:他為妻兒把柴擔,我為你賢弟送下山。
祝英臺瞪眼跺腳,氣的無語。臺下觀眾一片鬨笑鼓掌之聲。
……
祝英臺:青青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梁兄啊!英臺若是女紅妝,梁兄你願不願配鴛鴦?
梁山伯:配鴛鴦,配鴛鴦,可惜你英臺不是女紅妝。
祝英臺瞪眼咬牙,臺下觀眾捧腹大笑,有人哀嘆道:“哎,這個笨書生哦,真是急死人。”
景物變幻,小河流水,河上有鵝。
銀心:前面到了一條河,
四九:漂來一對大白鵝。
祝英臺: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後面叫哥哥。
梁山伯:不見二鵝來開口,哪有雌鵝叫雄鵝?
祝英臺:你不見雌鵝她對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頭鵝。
梁山伯:既然我是呆頭鵝,從今你莫叫我梁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