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明擺著的麼?倘能滅了遼國,我大周多了大片土地,也消滅了我大周的一大威脅。從此北地邊患消除,這還不是巨大的好處麼?”
林覺搖頭道:“殿下這個計劃,說白了便是養虎驅狼之策。先不談這個計劃本身的成敗,我只問殿下一句話,殿下覺得女真人會和我大周交好麼?”
郭旭愣了一下,皺眉道:“我們和女真結盟,解救其於水火之中。倘能滅遼,他們也能分的大片遼國土地,他們難道不對我們感恩戴德?”
林覺呵呵笑道:“女真人原本就是遼國所屬。他們連遼國都能背叛,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在目前這種情形下,女真人都敢起兵反叛,逼得耶律宗元調集大軍去平叛,這足以說明女真人的實力極為強大。倘若滅了遼國,女真人得到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他們的實力將更加進一步的強大。殺了遼國這頭惡狼,多了女真這條猛虎,後果反而更加的嚴重。殿下認為,遼國境內的百姓對我大周更為認同還是對女真人更為認同?我敢說,一旦遼國被滅,女真強大,原來的遼國部落貴族都會紛紛投靠女真人。被我大周佔領的土地上的百姓也都不會真正的歸心。想想西夏國吧,被我大周滅國多少年了?還不是年年有反叛,局面從未穩定過。故而,我的判斷是,滅遼之後,我大周並不能得到穩定的邊境,相反,局面會比現在還要糟糕。”
郭旭緊鎖眉頭,沉吟道:“你怎敢如此斷言?”
林覺心道:那是我知道平行世界的歷史,那裡,那個金國可是滅了一個叫北宋的王朝,將他們的皇帝都擄走了,成就了一段奇恥大辱的歷史。這裡的情形何其相似,甚至就是那個平行時代的翻版,我自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殿下,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其規律的。殿下倘若讀過史書,便知道沒有自古以來,異族入侵中原是每個中原王朝的困擾。無論在北邊的異族被稱之為戎狄還是匈奴還是鮮卑、羯、氐、羌。又或者是現在的契丹女真,他們都會對中原生出覬覦之心。不同的是,中原的王朝有沒有能力嚇阻他們,像當年的大漢一樣,將他們趕到漠北之地,不敢南下牧馬。就如今的情形而言,遼人和我大周和平相處百餘年,那是因為他們受到我中原文化的薰陶,也遵儒重道,逐漸開化,並非極度野蠻。所以兩國之間才能有這百年的和平時光。然而,女真人是什麼人?他們生於白山黑水之間,是一群野蠻未開化的動物。你願意跟一個願意講道理的人為鄰居,還是願意跟一個什麼道理都不講的人為鄰居?他可是會一言不合便拿著刀亂砍人的鄰居。殿下會做何種選擇?”
郭旭臉色陰沉,沉聲道:“你這些話雖然有些道理,但卻並無絕對的理由。遼人不是已經對我大周產生了巨大的威脅了麼?你也知道,倘若不是女真叛亂,他們恐怕已經和我大周開戰了,憑什麼說他們便比女真人好相處?”
林覺正色道:“一個國家之所以被人欺負,不能只怪外敵野蠻,更要怪自己衰弱才是。落後便要捱打,這是鐵一般的道理。遼人之前能跟我大周百年和平,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強大,他們無法戰勝我們。現在翻臉,那是他們知道我們正在衰弱,他們嗅到了可乘之機。現在要做的是要強大自身才是。我大周還是有國運的,女真人的反叛給了我大周喘息之機,這個機會要好好的利用。如果要我來說,我最願意看到是女真人和遼人分庭抗禮,誰也滅不了誰,一直處於交戰僵持之中。一個分裂戰亂的北方符合我大周的利益,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北方恰恰是我大周最該擔心的事情。所以這種時候,兩不相幫是最佳的選擇,讓他們狗咬狗,兩敗俱傷,這才是我大周最希望看到的。不管他們最後誰勝了,都將無力再對我大周發動進攻。雖然未必能永世和平,但能維持多久便是多久。當時機成熟,我大周也未必不能如強漢一般,將他們統統趕到漠北去。”
郭旭摸著下巴怔怔無語,他算是徹底的明白了,林覺說這個計劃註定要失敗,不是針對計劃本身軍事上作戰上的難點和可能造成的失敗,而是說這個計劃本身的出發點是錯誤的。他的意思是站在大戰略上而言的,是站在整個大周的立場上而言的。在他看來,幫助女真人這一步棋很危險,女真人比之契丹人更加的可怕。這是驅虎吞狼,狼死了,虎便要吃人了。
郭旭是個聰慧之人,他不得不承認林覺的大多數觀點是極有道理的。特別是他能高屋建瓴的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來思考整個局面,從格局上高出自己許多。從頭到尾,郭旭都沒有從整體的局面上思考這個問題,這一點上和林覺一比,頓時相形見絀。然而郭旭卻不能同意林覺的說法,因為按照林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