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定於五月二十八日,林家上下立刻忙碌了起來。小郡主和綠舞坐鎮指揮,置辦彩禮媒妁,熱熱鬧鬧的操辦了起來。白冰也暫時離開了林家住進東城大劇院秦曉曉那裡。謝鶯鶯的告別演出連演三場,場場爆滿。人們得知謝鶯鶯將不再登臺的訊息後都很惋惜,但得知她將要嫁入林家的訊息又為她高興。現在芊芊已經為觀眾們所接受,倒也不愁將來沒有好戲看。
幾日後,林家大宅粲然一新,大紅燈籠喜帳將整個宅子裝扮的喜氣洋洋。後宅西側兩處相鄰的宅院成了兩位新人的新房,小郡主命人按照自己房裡的擺設一樣不缺的置辦傢俱衣物,配備奴婢,表現了身為大婦的大度。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兩隻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的從東城和棗園兩處將新人迎娶進門。林家大宅的前廳中,夫妻三人牽著紅綢拜天地,上首的椅子上秦曉曉和謝丹紅分別代表雙方的長輩接受行禮敬茶。拜天地完畢,送三位新人入洞房。
看熱鬧的百姓圍的水洩不通。一則一次納妾兩人的婚禮甚為奇葩。這位林狀元去年便是榜下捉親的主角,今年又幹了這麼奇葩的事情,很有看看熱鬧的必要。好事之人一直在研究討論的是,這位林大人今晚不知和哪一位先入洞房,亦或者是一床三好,享齊人之福。
另一個讓百姓們聚集於此的原因是,此次林覺納妾設立了流水宴席。不論是誰,但只要前來道賀,便都可入席喝酒。管飽管夠,不論身份。這般大手筆可是聞所未聞。訊息一出,很多百姓們特意餓了一天肚子,便等著大快朵頤胡吃海喝來著。
林家果不食言,午後開席,偌大的前院擺下了六十桌流水席招待這些來蹭吃蹭喝的百姓。二進的院子裡還有二十桌,那是招待親朋好友的。那六十桌的酒席從午後開始便沒有斷過,府門外排隊等著吃喝的百姓們排成了長龍,一直排到汴河大街上去。林家僱了八十名廚師,在側首院子裡擺下傢伙什,汗流浹背的做菜上菜,一直忙活到了午夜時分。
據有心之人統計了一下,當日光是外宅院子裡的流水席便前後共上了五百八十桌。前來就餐的百姓多達六七千人。這些人只需報上性命,說一句恭喜林老爺,便可被林家門前的僕役放進門裡,吃好了還有一兩銀子的紅包拿。這光酒席和紅包,算一算便花了數萬之巨。
雖然林覺在京城的朋友並不多,交往也並不廣。白冰和謝鶯鶯兩人更是連孃家人都沒有,但是這場婚禮的道賀人數和熱鬧程度足以蓋過任何一場婚禮。甚至當初小郡主和林覺的婚禮也沒有這般的排場。
林伯庸和林伯年帶著幾名林家公子特地趕到京城道賀家主的婚禮,開始還對林覺這般大操大辦有些微辭,但當知道這是小郡主的私房銀子花銷,頓時心下釋然,也肅然起敬了。
少有大婦如此賢良的,為丈夫納妾還拿私房銀子倒貼,這簡直是世間難找。也不知道林覺用了什麼手段,讓後宅如此平安和諧。這怕是每個男人都夢想之事吧。
當日,林覺也喝的醉意薰薰。馬斌和沈曇左右護駕,擋了不少酒,但林覺還是差點喝醉了。天黑後,二進酒宴散去,林覺也被人攙扶著往後宅走的時候,忽然小虎跑來交給林覺一個錦盒。
“這是什麼?”林覺噴著酒氣道。
“叔。這是浣秋小姐送的禮。”林虎道。
“啊?浣秋來了?在哪兒?她人在何處?”林覺忙四處張望道。
“早走了,來送了禮物便走了。我請她留下來喝酒,她說不能久留。方敦孺不許她出門。她還是偷偷跑出來的。”林虎咂嘴道。
“你怎麼不告訴我?”林覺皺眉道。
林虎委屈的道:“是浣秋小姐說不要打攪你的,待婚禮結束再拿給你的。那時候你正和客人喝酒,我也沒敢打攪你。”
林覺無語,走到一旁在燈籠下開啟錦盒,裡邊放著兩對鴛鴦香囊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幾行字:聞君新婚,無以為禮,趕工繡得鴛鴦香囊兩對。望師兄不要嫌粗鄙尋常,收下送給兩位新人。祝願你們白頭偕老,長長久久。香囊香囊,表我衷腸。
林覺呆呆發愣,翻來覆去的看這香囊,只是尋常的一對香囊罷了。裡邊也只是香料等物,並無其他花俏在內。只是尋常禮物。那紙條上的話語也中規中矩沒有任何悲喜之意。不過那後面一句倒是讓人疑惑。
香囊香囊,表我衷腸。那是何意?
那日跟方敦孺衝突之後,林覺曾去方家探望。卻不料方家小院早已經有了衙役把守。見到林覺立刻攔住不許入內。林覺知道這定是方敦孺的作為。想要跟方浣秋見個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