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2 / 2)

小說:大周王侯 作者:大蘋果

動亂,海東青必須要抓獲。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他只要活著,青教教眾便會被他繼續利用,戰事便不得平息。他這一逃,而且還帶著八千教眾,又是在青教控制的區域內,搞不好很快又要拉起一隻人數眾多的教匪隊伍來。平叛又將陷入膠著之中。倘若郭旭要是明白這一點,便該立刻採取行動,立刻率軍進逼,不給海東青喘息的機會才對。但不知道郭旭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實際上林覺最擔心的是另外一種結果。這也是他決定留在軍中的主要原因。如果郭旭不能及時的緊追不捨,進逼殘餘教匪,那麼情形會變得很複雜。

簡單的做一番推演,便可知道海東青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他若有喘息的機會,便一定會選擇突圍而出,因為現在的情形,雖然京東西路的大部分地盤還在他的手中,但青教卻是根本守不住的。唯一能據守的應天已經告破,其他的城池就更別談了。

這種情形之下,海東青會選擇突圍而出。北上是不可能的,北邊邊鎮幾十萬大軍坐鎮,他可不會去送死。南下也是不可能的。應天府已經被禁軍收復,還有數量眾多的郭旭的禁軍大軍,海東青也不可能回頭送死。東邊是大海,他定也不想被逼到絕境之地等死。那麼他只能有一條路可走,那便還是往西突破。就像他之前命孟祥去攻陽武的目的一樣,就是為了能突破包圍圈到西北廣袤之地,那便可以海闊天空了。

西邊目前只有一隻九千餘人的兵馬,綜合東南西北的朝廷兵力和局勢判斷,西邊是最為薄弱的突破口,又是逃出生天的通道,所以不難想象,海東青如果稍有頭腦,會選擇往西進攻。到那時,本來應該是郭旭去解決的麻煩,反而要郭冕和郭昆率領的兵馬來應對了。

海東青在應天府一戰中展現出了教匪的強悍,他身邊的教匪必是之前孟祥所率的烏合之眾不能比的。倘若他也裹挾數萬教匪而來,己方這八九千兵馬未必能扛得住。勉力拖延或許還能應付數日,只要郭旭派兵前來,兩軍東西夾擊,倒也是徹底剿滅青教教匪的一個機會。可怕就怕在倘若郭旭倘若另有心機,那事情便變得讓人擔憂起來了。

林覺早已不是單純的人,他想問題早已艱深複雜,不再以善意度人。特別是這一世經歷了許多事之後,林覺更是輕易不肯從好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目前的情形,恰恰是最需要謹慎的。

倘若郭旭和郭冕沒有利益之爭,沒有對未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的覬覦和爭奪的話,林覺或許不會多想。但現在,林覺不能不多考慮一步。郭旭既然已經在平叛之事上落於下風,他會不會做出一些不尋常的舉動來。林覺不敢想的太多,卻又不能不想。人性之惡是永遠沒有底線,更遑論是在關乎至高利益的爭奪之中,會有很多你完全意想不到的陰暗之事發生。倘若預料不到這一點,將來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見林覺皺眉沉吟不語,神情甚是嚴肅的樣子,郭昆心中隱隱的覺察到了一絲不安。現在的郭昆對於林覺的觀感可早已和之前大大的不同,他已經完全明白自己和林覺之間的差距,對於林覺的每一個意見,他都不會再蔑視和忽略了。名義上是林覺抱自己的大腿,但實際上自己卻要緊緊的抱住妹夫這根大腿了。

“林覺,你在想什麼?莫非覺得有何不妥?咱們北路平叛兵馬佔先,即便郭旭破了應天府,那也在我們之後,我們還是首功,不用擔心。”郭昆低聲道。

林覺苦笑不得的看著郭昆,他忽然明白為何大周朝會到今日的地步了。郭氏子孫沒有將國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而是將自己的私利擺在首位。沒有為應天府的收復而歡喜,反而權衡著得失利弊。甚至以己度人,認為自己也是那麼想的,這可太可笑了。倘若郭氏子孫心裡都是這種不顧大局只為一己之私的想法,那麼自己的擔心便不是多餘,郭旭沒有追擊海東青怕也是另有目的。

“大舅哥,爭功的前提是平叛成功,否則哪來功勞可爭?淮王攻下應天府乃是大事,此戰得手,大勢已定。我們都應該高興才是。這意味著平叛大局已定,教匪的末日要到了。大舅哥,行事還要看大局的。”林覺淡淡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