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了,免費月票投了吧。)
山坡上的守軍終於開始了反擊,工事中冒出頭來的落雁軍士兵開始往下放箭。連弩和長弓射出的弩箭密集而兇橫,居高臨下更增威勢。疾衝的騎兵遭到了迎面的打擊,一瞬間便有兩三百騎倒地,人馬在斜坡上翻滾掙扎,場面混亂。
然而,衝鋒的原大周禁軍騎兵都有精良的甲冑,並且前隊五千人都配備有盾牌衝鋒,阻擊的弓箭雖然兇猛,但造成的打擊的效果卻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恐怖。雖然數百騎中箭落馬,但是其餘的騎兵頂著盾牌硬是衝到了山坡工事前方數十步處。
數十枚冒著青煙的小甜瓜手雷從空中飛來,在騎兵中爆裂開來,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和傷害。但是,顯然小甜瓜投擲的時間太遲了些,到此時已經無法阻止攻擊的騎兵衝破第一道工事防線了。在震天的爆炸聲和漫天煙塵之中,近三百餘騎禁軍騎兵成功的衝上了山腰工事。戰馬從工事矮牆上方縱躍而過,衝入工事後方的守軍弓弩手和手雷投擲手。落雁軍守軍們開始往山坡上方逃走,一旦被騎兵近身,他們便成為待宰的羔羊,他們只能往山坡上撤離。他們這一跑,整個山坡中段的工事失守,坡道上的混亂局面也立刻得以扭轉,很快便從煙塵之中衝出,朝著山崗頂端繼續發動衝鋒。
王雋高興的手舞足蹈,他之前最擔心的便是一旦對方發動反擊,那五千騎兵會迅速的潰敗。因為對方那種爆炸的火器實在威力太猛。弓箭倒也罷了,騎兵們有盾牌和盔甲可以抵擋,但那爆炸的火器實在太恐怖。然而對方投擲的火器只造成了寥寥數百的傷害,並無想象中的恐怖。王雋知道,那是數量不足以及投擲的時機太遲的緣故。數量不足很可能是因為四面八方都在進攻,所需的這種火器數目龐大,根本不足以應付這種規模的作戰。而投擲時機太遲,則是因為那東西投擲的距離太短。若是在陡峭的坡道上反而可以順著山坡往下滾落,反而可以增加數倍於人力投擲的距離。但是這極為平緩的坡道,那東西根本不可能滾落下來,隨時可能在坡道上被土坷垃給擋住。所以他們只能等己方騎兵衝到五十步距離之內才能往下投擲。而這個距離,只容許他們投擲一輪,騎兵便衝到他們眼前,他們便只能跑了。
王雋為自己能快速的領悟到戰場上發生的這一切的原因而興奮不已。誰說自己有勇無謀?自己能快速的領悟到戰場上發生的這一切的原因,便說明自己已經昇華了,已經高出普通的領軍將領一大截。知道了原委,自己便更可以做出更有效的調整了。王雋為自己突然間的智商上的突破而狂喜不已,他也迅速下達了命令。
“所有人給我全部往上衝,不必管什麼陣型。他們的防禦乏力,不能給他們調整的機會。殺啊,我們要成為第一支衝上山崗的兵馬。呂相說了,誰率先突破山崗敵軍,便重重有賞。”王雋高舉鐵槍,高聲吶喊著,同時親自策馬朝著坡道猛衝而去。在他的激勵之下,數萬騎兵爭先恐後的往坡道上衝鋒而去。
原本長數百步寬逾八九十步的坡道上容納五千騎兵便已經陣型很緊密了,現在後續騎兵蜂擁而入,整個坡道上頓時全部都是騎兵,擁擠不堪。上方的弩箭不斷的射下來,但是造成的零星的傷亡已經根本沒人在乎。所有的騎兵以一種無視對方防禦手段的方式往坡道上方猛衝而去。誰能想象到,這是面對落雁軍的一種進攻方式,這是面對著有強大火器的落雁軍的進攻陣型。他們尚不知要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坡道上方,落雁軍步軍副指揮使阮平率領的五千守軍把守著第二道防線,也是此處的最後一道防線。面對黑壓壓猛衝至坡道中段,很快便要衝到防線前方的敵軍騎兵,阮平揮手下達了命令。
“一窩蜂操作小隊全體準備,聽我號令。”
數百名一窩蜂火箭筒操作手其實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迅速掀開了安置在十座土臺上的一窩蜂火箭筒外殼上罩著的雨布,將這種落雁軍今日作戰的主角大殺器暴露在陽光之下。
此處坡道是六處緩坡之中地形較為狹窄的一處,故而只分配了十座一窩蜂火箭筒裝置在此。早先便已經壘砌夯實了十座土臺,十座土臺相隔十步築建,一字排開的將寬約百步的坡道形成封鎖。土臺上安置了圓形底座,十架一窩蜂火箭筒已經全部安置到位。以幕布遮蓋自然是為了防塵防水,讓一窩蜂保持最佳的發射狀態。此刻幕布揭開,黑魆魆的錐形圓筒像個巨大的金屬喇叭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陽光照耀之下,光滑的外筒反射著金屬的光澤,造型怪異而酷炫,顯得派頭十足。
這十座一窩蜂火箭筒,以及四千餘弓弩手,再加上不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