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如此讓他震驚的話語,讓想上學的人都能上學,這是多麼偉大的理想,卻被眼前的小女孩雲淡風輕的說出來,蘇啟哲覺得面前這個小丫頭,將來定不會甘願做人下人那麼簡單。
“蘇先生,你覺得怎麼樣?”見他有些走神,趙水兒出聲詢問道。
“可以,當然沒問題。我今兒來其實也是想詢問下你們願不願意請我當他們的教書先生,這些年我教了不少人,可像他們這樣天資聰穎又願意吃苦讀書的人真的不多。現在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我當然是求之不得。”
趙水兒還真沒想到蘇啟哲今兒來居然帶著這樣的想法,居然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謝謝蘇先生的抬愛,我哥哥他們有您這樣的先生教他們,是他們的福氣。建學堂的事我也不是一時興起,據我所知,我們永和鎮只有青山書院一所書院,許多人家想要把孩子送去讀書,可學院名額有限,一般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就進不去,而且束脩銀子太高,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夠承受的。要是我們在村裡辦一所私學,可以招到更多的寒門子弟,這些人往往讀書更認真,也更希望躍出農門,將來有一番出息。”
還有一點趙水兒沒說,如果讀書的學子增多了,還可以選擇在其他村辦理分校,這樣既方便了農村孩子上學遠的問題,也能帶動偏遠山村孩子的教育水平,最主要的是拉動經濟的發展,他們永和鎮太窮了,不發展怎麼行。
蘇啟哲聽完趙水兒的話,心裡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而是滿滿的敬佩與信服,出自內心的折服在一個小女孩的面前,在教育學子方面的認知,他承認他居然還不如一個小女孩有見的,“丫頭,你說的太對了,我也是農村出身的,當時爹孃為了供我上私塾,硬是在鎮上租了一套小院子才讀上的書,要是當時我們村有私塾,我爹孃也不至於那麼辛苦。”
“對啊,就是因為學院求大於供,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想讀書而讀不成。”
“恩,是這個理!”
“蘇先生,既然你也有此想法,建學堂的事就包在我身上,至於辦私塾需要些什麼東西,就麻煩蘇先生您多多操心了。我們家住在劉家村的趙家灣,鎮上暫時就住在你剛剛看到的錦瑟院,過幾天爹和哥哥們都要回家了,到時候我這邊建學堂的事有訊息了,我便差人來通知您,如果先生願意,我還是想請蘇先生暫時幫忙指點指點哥哥們的功課。”
已經學了一個多月,現在耽誤了好多天,希望不要落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