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回 苦心籌方略(1 / 2)

小說:男秘升遷路 作者:仙人掌的花

趙慎三不滿的嘟囔道:“姚省長,您把我說成賴皮破落戶了,我也頂多請求金省長在我推行新方法的時候,去南平幫我撐腰罷了,還能要求什麼。”

李部長大笑道:“這還不算什麼,金省長一去,你的新法子就成了省裡的決策,想反對你的人恐怕都沒法子了,你這個要求還真是夠刁鑽,恐怕潑皮破落戶的代表人物王熙鳳都比你遜色呢。”

金省長也明白其中的意義,大笑一陣之後卻一口答應道:“只要你的法子好用,我寧願去給你當這面虎皮大旗。”

趙慎三開心的笑道:“那我就可以好好狐假虎威一把了!”

姚省長鄙夷的說道:“看看小人心性露出來了吧?行了,趕緊說你的新法子吧,行不行還得拉出來溜溜。”

趙慎三趕緊端正態度,認真地說道:“剛剛我提到公債問題,僅僅是導致農業工作惡化的一個條件,這一點好糾正,我相信我可以在南平市內部消化,大不了清除幾個正處級的蛀蟲就是,今天就不專門彙報了。現在,我著重談談農業工作頹廢的扭轉問題。”

“嗯,你重點說整改方法就行。”金省長已經開啟了筆記本,準備詳細記錄趙慎三的方法。

“在過去的30年中,我們的農村政策更多關注的是如何使農民從鄉村進入城市,從農業轉入工業。當農業收入不足以維持農民的生活,農村孩子從小要到城市上學的時候,農民進城已經不需要政策推動,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到了目前,農民外流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幾乎不可逆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我們是否賦予農民城市身份,農民都已經成為城市的一部分了。之所以是農民而不是農民工,是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農民舉家遷移到城市,不能打工的農民子女和老人也成為城市居民,他們不以土地為謀生手段,城市又沒有給他們其他的謀生行業,也就導致了像南平市南河橋棚戶區那樣的特殊群體存在。”趙慎三侃侃而談。

金省長讚歎道:“是啊,這的確是很現實的問題,你總結的很到位。”

趙慎三接著說道:“在樂觀者看來,這個變化是歡欣鼓舞,值得慶賀的,因為城市化和工業化被看做是現代化最主要的標誌。無論用產業結構或城市化率來推算,中國都越來越接近現代化。但是糧食問題一直像達摩克利斯劍,隨時都會威脅到中國的穩定發展。

城市發展佔用了越來越多優質良田,在城郊區,即使仍然有種植業,也主要種植經濟作物,而非糧食。同時農民拋荒和粗放耕作的現象愈演愈烈,一些糧食主產區的基層幹部,不得不親自耕種公路兩旁的農田,以應付上級對糧食種植面積的檢查。

而且許多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災害天氣增加。當把所有這些因素都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必須懷疑糧食產量連續增長的真實性。”

姚省長也開始掩飾不住眼神裡露出的欣賞之色了,專注的聽著趙慎三的彙報。

“也許鈔票可以在城市中生長,但是糧食作物肯定不能在城市生長。要保障有足夠的糧食,就需要農民回農村從事農業,而不是讓他們在城市裡流浪卻把土地撂荒。

所以我們目前要關注的就不僅是如何促進農民外出,更要想到如何把農民留住。不管城鎮化建設的政績看起來多麼誘人,現實的問題就是,沒有農民和農村,大家就沒有飯吃。土地不僅需要人去耕種,而且需要人去守衛,保住農民甚至比保住耕地更困難。”趙慎三說道。

李部長喟嘆道:“的確,看著同村的人隨隨便便出去打工就能獲得比耕種更高的收益,跟風的人具有很強的盲目性,一旦進入城市,即便沒有合適的謀生職業,卻也會在子女們對城市的迷戀下留在城裡,所以這個問題不好解決。”

趙慎三肅穆的說道:“李部長說得對,城市化過程是一個自我加速的過程,因為農村的凋敝會不斷把農村人口排擠出來,把那些不願意離開農村的人也裹脅著,離開了農村。

我在調研中就發現,有些中年的農民並不想在城市生活,緊張的工作節奏、狹小的生存空間和高昂的生活費用都使他們的城市生活並不愜意,城市底層的生活狀態並沒有讓他們幸福。

但是在農村的收入太少了,所以不得不離開農村。他們表示,只要有城市一半的收入就可以提面的在農村生活,但問題在於一半的收入也沒有。”

金省長也嘆息著連連點頭,覺得這個問題真的無法解決,就滿懷希望的問道:“你研究的這麼透徹,肯定有解決的想法了吧?“

趙慎三回答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