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輝,我記得尉孟縣有個陳禹鄉對吧?”趙慎三答非所問的反問道。
“對,是有陳禹鄉,就在尉孟縣北面十華里的位置,是尉孟縣面積最大的農業鄉鎮,主要糧食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不過這些年城郊農民也聰明瞭,好多都改種經濟作物,諸如大棚蔬菜、葡萄園等專案了。”李南輝回答的倒比正經八百分管農業的副市長還清楚。
趙慎三微笑道:“你倒是如數家珍,難道你對這裡很熟悉?”
此刻胡繼峰已經從尷尬中掙脫了出來,趕緊湊趣說道:“趙市長可能不知道,這尉孟縣可是南輝秘書長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呢,他在這裡擔任過副縣長,後來調到南河區,之後才進市。”
趙慎三還真不知道這個情況,看著李南輝說道:“怪不得,原來到你的地頭了,既然你在這裡當過副縣長,那你還記得這裡的基本情況嗎?”
李南輝慨嘆的點頭道:“是啊,雖然已經離開十多年了,但尉孟的基本情況我倒是時常留意,我想想看尉孟縣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43公里,總面積約1300多平方公里,計近200萬畝,佔南平市總面積的203,其中耕地面積120多萬畝,轄9鄉8鎮,512個行政村,總人口約7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61。這應該是去年年底的最新資料,我想我記的誤差應該不會太大。”
趙慎三用欣賞的眼神看看李南輝,毫不掩飾的誇獎道:“南輝很不錯嘛,能夠從工作報告裡面就記住這麼多資料,足以說明你對尉孟這片土地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也說明你對工作態度十分認真。”
有比較就有差距,這一番誇獎比對著剛剛對胡繼峰的冷嘲熱諷,更讓胡繼峰如坐針氈,尷尬不已了。
李南輝當然看出胡繼峰的尷尬了,趕緊替對方解釋道:“這一點我可不敢居功自傲,其實我能記住這種數字,也是胡市長他們分管具體事務的領導們辛苦把數字彙總上來,交給政府辦擬定工作彙報材料,我才有機會記住的。”
趙慎三又看了一眼李南輝,突然對這個他一直覺得謙厚有餘機靈不足的大總管有了新的看法,看起來還真不能隨便對一個幹部下定論,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一點驚喜出來。
當然,趙慎三也沒有存心奚落胡繼峰的心思,他只是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尸位素餐者極度厭惡罷了,在他看來,一個主抓領導連工作資料都一盆漿糊,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愚蠢,是徹頭徹尾的翫忽職守。網
看起來,南平市的工作成績下滑是有必然原因的,有這樣的幹部在,何愁不滑坡。不行,是時候要整頓一下幹部工作狀態的了,回去後就必須開始下狠手抓!
趙慎三從做縣領導的時候就有個習慣,越是他看中的幹部,他越是不假辭色,反倒是那些個他準備放棄或者換掉的人,他偏偏客氣得很,現在,他就覺得沒必要繼續難為胡繼峰了,因為在趙市長心目中,繼何東昇被免去承建交通等事務之後,農業工作估計也需要換換分管領導了。
“咱們就去陳禹鄉。”趙慎三微帶譏諷的說道:“現在可以通知跟在車後的兩位縣太爺了,讓他們到陳禹鄉跟咱們一起調研。”
打完電話,秦繼業跟李天培自然是慌的火燒屁股般去準備了,而趙慎三則好整以暇的繼續問李南輝陳禹鄉的情況。
李南輝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篤定的說道:“陳禹鄉面積6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畝,人口55萬,全部為農業人口,人均佔有土地176畝。
當然,當地也有小型手工業專案,規模不大,一般都是農民在農閒時分兼顧的,以釀酒、化工、木材加工為主。”
趙慎三更對面瓜一樣的李南輝刮目相看了,他甚至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是不是在政府大樓裡面這個人太壓抑了,這才成為一個跟個性截然相反的人了,一回到天高地闊的外面,登時露出了當年的鋒芒了呢?
看起來,環境真是太可怕了,可以讓一匹蔫馬變成千裡馬,相反,也能讓一匹千里馬硬窩屈成一匹蔫馬。
“您看趙市長,這就已經是陳禹鄉的地界了。”車上沒地方官,胡繼峰市長又是個徹頭徹尾的城裡領導,李南輝就以曾經的地方官身份興致勃勃的做著嚮導,他指著一塊牌子說道:“從這裡開始,就離開城關鎮,全部屬於陳禹了。”
趙慎三隔著窗子往外看,現在是春節過後的早春,前段時間因大雪後墒情足,加上這兩天天氣暖和,窗外大片的土地上正應該是冬小麥綠油油的可喜景色,可是,沿公路大片大片的上好土地全部空蕩蕩的,裡面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