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誠意”,既然如此,韓國就該趁唐國未喘息過來時整頓軍備,甚至幫助魏晉在方離背後插上一刀,趁他病要他命。
可偏偏韓武又遲遲下不了決心,硬生生拖到戰事結束,比起國力增長緩慢的韓國,新興的唐國已然成了一隻龐然大物,且磨刀霍霍正對著韓國。
韓非又建議立刻調動大軍在邊境駐防,同時遣使去秦國遞交盟書請求支援,要麼就徹底放低姿態去洛陽祈求方離原諒,求得一線生機。
可韓武偏偏不到黃河不死心,一邊派韓非去唐國求和,一邊又派人去秦國邀請秦公相王,試問牆頭草到如此地步,誰會買賬?
韓非心灰意冷地出使洛陽,本以為會遭到一番冷嘲熱諷,卻沒想到距離洛陽城還有十里地的時候,唐國丞相荀彧的車馬就已出現在眼前。
荀彧朝服衣冠等候著,雖然只有一人輕裝簡從,但也已經是極大的禮遇了,韓非急忙掀開車簾主動行禮:“在下韓非,見過荀丞相。”
荀彧笑呵呵地回禮:“先生真是讓荀彧好等啊,快快入城,我主已經在府中候先生多時了!”
此言一出,韓非就有些懵:“丞相說,唐公在等在下?”
“正是,先生不要拖延,這就隨荀彧進城吧。”荀彧拱拱手,揮揮手讓車伕快些出發,在前面為韓非等人帶路。
韓非一頭霧水地鑽回車裡,心中不詳的預感愈演愈烈。
如此熱情禮遇完全不合常理,唐國一定是別有所圖,可是在圖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