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荊兮的身份就是衛國人,而面前的這個青年約莫二十四五歲,隨身佩劍,自稱衛國人,莫非是荊兮的哥哥荊軻?
若此人真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刺客荊軻,那可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自己連一雙布鞋都沒踏破啊!
“莫非壯士姓荊?”方離滿懷希望的詢問。
但青年卻搖了搖頭:“我不姓荊!”
方離有些失望:“那敢問壯士尊姓大名?”
青年略作思忖,還是決定坦誠相告:“既然將軍救了在下一命,我也不隱瞞,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更姓,吾乃衛國左氏人吳起。”
“吳起?”
方離好似聽到一聲霹靂,被震得頭暈目眩,想不到面前的青年竟然是歷史上鼎鼎大名,文武全才的吳起,真是讓人大瞠目結舌。
歷史上的吳起既能操練兵馬,又能統軍破敵,還能改革強國,亦能出謀劃策。
他曾經先後效力魯、魏、楚等三國,在魯國的時候殺妻求將,率魯軍大敗齊軍,由此名聲鵲起。
後來吳起功高震主,因為不是魯國人而遭到君主懷疑,只能棄魯投魏,並在魏國大放光彩。
吳起效力魏國期間率部攻克了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駐紮訓練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並一直把戰線向前推進,逼得秦國不斷的收縮防線。
後來秦惠公為了收復河西失地,親自率五十萬大軍東征,卻被吳起以五萬人擊敗,鎩羽而歸,而吳起更是因為這一戰享譽天下,名動四方。
後來魏文侯去世,吳起遭到排擠,逐漸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無奈之下只能南下投奔楚國。
楚悼王一向仰慕吳起的才能,迅速將吳起擢升為楚國最高的“令尹”,一個相當於宰相的職位。有了楚悼王的支援,吳起採取大刀闊斧的改革,終於讓楚國變得強大起來,並擊敗了昔日的舊主魏國,讓楚國的地位越來越高。
曹操曾經如此評價吳起“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如果把吳起放到三國時代,綜合能力絕對是前三的人物,方離一路上還在苦苦思索怎麼賺取功績點,然後到點將臺裡面抽取一名三國時代的橙將,沒想到轉眼大名鼎鼎的吳起就送上門來。
趁著吳起自報姓名之際,方離定了定心神,用意念向腦海中的系統下達了指示:“給我查詢一下吳起的能力!”
系統應聲給出答案:“鏘……吳起——統御98,武勇72,謀略97,內政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