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寄:“哦。我記住了,你還有啥事不?我剛剛看你們劉老師進教室了。”
年糕兒趕緊說:“唉呀,我忘了,今天下午是四眼牛牛的課!我先走啦!”
年糕兒很快就把這件事情忘到了腦後,因為這兩天陸續都有小孩跑過來報名參加釣魚大賽,最後統計下來,光報名費就有五毛三分錢!
星期天終於來了。
這一天是學校好多報名參加釣魚大賽的小孩期盼來的。
第一是新奇,農村小孩的娛樂活動就是那些,還有很多都是被大人禁止的。比如對於天氣熱時,所有孩子來說的下河游泳摸魚這件事,幾乎每個大人都不允許小孩下河。那孩子的樂趣就少了一半。
第二個就是大家都是抱著撿漏的心情來的,說不定自己就釣到大魚了呢?釣到大魚就意味著能得到了獎品啊!
年糕兒釣魚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馬屯派出所附近就有一條河,年糕兒就把釣魚大賽放在那條河其中一個路段。
在釣魚大賽中,趙明明這個唯一的大人,就成了所有小孩的臨時救生員,防止有小孩意外掉進河裡,能把孩子撈上來。
當然,趙明明原本是不答應的,但在年糕兒軟磨硬泡中,他總算是答應了。
年糕兒的理由就一個,反正凌寄已經答應給他加工資了,之所以那天沒有把加的工資給趙明明,那是因為還沒到發工資的日子。
大賽當天年糕兒從家裡提了一隻鐵桶走了。
丁秀跟在後面喊:“年糕兒,你提那麼大一隻桶幹啥?你提得動啊?”
年糕兒把桶挎在小胳膊上,小胳膊被勒出了一道印子,她一邊走一邊說:“咋提不動啊?我都大小孩了,我都長高了,我咋就提不動一個桶了,裡面又沒有裝水。”
丁秀:年糕兒,桶快磕地上了!年糕兒:我還能跑呢!丁秀:年糕兒咋生氣了呢?媽媽沒嫌你長得矮呀!
丁秀又喊:“那你早點回來呀!”
秦富貴手裡端了一個盆,盆裡面是他這兩天收集來的蚯蚓。
到了河邊之後,秦富貴就把蚯蚓挨個分發給參加比賽的小孩。他挖了大半盆的蚯蚓,挖蚯蚓又很有經驗,分餌料的時候也知道分多少。
周圍附近的大人就看到一大群小孩三五成群的出現在了河邊,一個個還奇怪,到底是幹啥呢?
在旁邊觀察沒多久,發現那些小孩竟然是來釣魚的。
其中釣魚的魚竿最專業的,就是拿著長竹竿的劉全全,至於其他小小孩,要麼手裡拿著半截竹竿、要麼手裡拿著樹枝的、還有就光扯根線的……
至於魚鉤,每個小孩都從家裡偷偷拿了媽媽縫衣服的針,透過各種各樣的辦法,提前把那根針彎成鉤的形狀,那就是小孩們釣魚的魚鉤。
年糕兒挎著桶,手裡拿著石頭,從這頭一直走到那頭,嘴裡一直在喊讓大家注意安全,千萬不要掉進河裡,還說掉進河裡就會淹死。
趙明明是一個頭兩個大,這麼多小孩啊,他從來沒想過竟然有五十多個小孩都湊到了一塊兒,別的不說,光說話的嗡嗡聲就吵腦袋。
要是他光看著也就算了,問題是這個小孩說他的魚線纏一塊兒了,那個小孩喊他的魚鉤還沒有彎好……一個個芝麻點的事就來找他。
因為他是唯一的大人,所以就成了所有小孩的求助目標。
趙明明無語,這些孩子,事兒咋這麼多呢?
年糕兒喊了好幾個來回,年初夏也幫忙在年糕兒沒喊到的地方叮囑大家注意安全。
凌寄到河邊來的時候,在趙明明的腳踏車上放了個小凳子,到了河邊後,他就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旁邊看著大家釣魚。
因為年糕兒說了,他作為這次大賽提供獎品的人,他不能參加比賽,他要是參加比賽,對其他人來說就不公平了。
秦富貴和年初夏都不能參加比賽,按照年糕兒的說法是,他們是工作人員。
釣魚大賽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開場沒多久就有一個小孩說他釣到魚了,只不過提上來一看是隻小龍蝦。
小孩問年糕兒:“我的龍蝦算魚不?”
年糕兒瞅著那個小孩問:“你自己覺得你的龍蝦算魚不?你見過魚長大鉗子的不?”
小孩一聽,直接把腦袋耷拉下來,然後把龍蝦放到了他帶來的盆裡,繼續放餌釣魚。
結果,只要是拿了線在河邊放下去的小孩,接二連三釣上來的都是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