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姑奶奶問了年奶奶一聲,說有大領導來找她。
年奶奶就讓人進來了。
今天是年奶奶最爽利的一天,丁姑奶奶剛給年奶奶洗完澡,換了乾淨的衣裳,屋子裡也開窗通氣了,就是鹹魚太招蒼蠅。
丁姑奶奶一直想讓人把鹹魚掛院子裡,要不這屋子味道難聞,她這個照顧的人也受不了啊。
丁姑奶奶正想跟人展示勞動成果,就有鎮上的領導上門了。
“進來吧。”
年奶奶躺在床上問:“你們誰啊?找我啥事啊?”
“我們是鎮婦聯的工作人員,今天過來想跟你打聽個事。李家莊那邊有個姓李的老太太,年輕時是個媒婆,聽人說她曾經從芋頭村抱走了一個剛出生的女娃娃,是你經手的,差不多是在十年前,你有印象不?”
年奶奶眉眼一跳,“啥意思?啥女娃娃?我咋聽不懂呢?”
“就是這個李媒婆,有沒有從你手裡抱走一個剛出生的小女娃?”工作人員耐心地問。
年奶奶毫不猶豫地搖頭:“十年前的事誰記得?我不知道?沒聽說過,誰胡說八道的?李媒婆三年前就病死了,這還往我身上扯呢?”
工作人員說:“人死了不要緊,事情是真的就行。大娘,您好好想想,有沒有這事兒?”
其實工作人員走訪的這段時間,他們也是心累,兩組工作人員都在走訪,真是一點一點拽線索,結果,知道內情的人三推四阻,就算開口也不說實話,生怕說出真相後就得罪了某個環節的人。
有些人的家裡子女甚至直接出來趕人,不讓多問。
工作人員不但要做知情人的思想工作,還要知情人家裡人的思想工作,這活是真累啊!
只是這事是縣裡交代下來的,累也得做,聽說上頭盯著這事,就想立個典型,順便也提醒現在的老百姓,這種事不能再做了。
大家其實都知道,這些事在農村不少,但是咋說呢?真抱走了孩子,帶回家還往死裡打的不多。
大人管小孩誰插手?能逼到左鄰右舍都插手要管,還抱團去找領導找村委的人,真不多,這家人也是厲害了。
現在面對著一個躺在床上的老太太,工作人員知道又遇到了鐵板了。
沒錯,是鐵板。
走訪期間,像年奶奶這樣的老太太不是一個兩個,明明啥都知道,但就是不說實話。
“大娘,這種事哪能忘了啊?這種抱孩子給人養的事,做多了才會忘,要是隻做過一件,還是能想起來的。”
年奶奶油鹽不進:“那等我想起來了再說。”
工作人員都不知經歷多少次拒絕了,也不覺得打擊,老太太的反應甚至是預料之中。
今天不行明天再來,再說了,老太太肯定還有子女,到時候還要發動子女,從他們那邊入手。
兩個女同志從屋裡出來,“聽說那孩子現在就住在芋頭村,既然都來了,過去看看吧。”
第一次上門探望不能空手,兩個人還自掏腰包去村口小店,買了點孩子喜歡吃的糖果餅乾提著了。
兩人在村子裡問年文景在哪,路人老太太第一反應就是:“原來是小年糕家來客人了,我帶你們去!”
老太太:啥?你們去年糕兒家啊?小年糕家來客人了呀,我帶你們去!工作人員:好熱情的村民!
到了之後,工作人員發現林初夏和那特別受歡迎的小年糕都上學去了,家裡只有大人在。
“婦聯的?”
丁秀一聽說婦聯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是過來要孩子的。
她把人請進屋裡坐,倆女同志都很細心,第一反應就是打量家裡。
一個家收拾的咋樣,就意味著孩子媽媽是咋樣的人。
他們去趙香芹家,趙香芹的家就是亂,雖然也收拾了,但是一眼看過去,就好像到處都塞了東西,以致屋子地方不小,卻總讓人覺得屋子裡很壓抑。
丁秀的家不大,房頂也不高,但是真會收拾啊,每個地方都井井有條幹乾淨淨,就連院子都是掃完地還灑了水的。
院子的繩子是掛在孩子的衣服,一大一小,大孩子的衣服一看就是新的,小的衣服上還打了布丁。
一個角落堆放著一些木材,釘子錘子都在旁邊,還放在一摞做好的瓦託和正在做的半成品。
這家的女主人一看就是個能幹勤勞的人。
她們可是臨時起意過來的,她家都是這個樣子,可見這就是平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