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王府閉門謝客了整整六天。
這六天,王爺和老王爺都告假在家。
每日除了側門開啟會兒,往府裡抬鮮果蔬菜,其他時候門都是落鎖的。
沒人知道鎮北王府發生了什麼事,想打聽也無從得知。
鎮北王府這麼反常,連東鄉侯都有點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麼大事。
但鑑於杏兒沒有發訊號彈,說明蘇錦安然無恙,東鄉侯便沒有登門。
休沐過後。
這一天,緊閉許久的王府大門總算是開啟了。
王爺騎馬進宮上早朝。
六天前,鎮北王府差人遞了份奏摺進宮,說王府出了點事,需告假一段時間。
至於多少天,也沒有說,只說軍營裡的事暫由東鄉侯代為照看,然後就一連六天杳無音信。
皇上不放心,派人去鎮北王府,可是王府大門緊閉,也沒人接待。
傳話公公無功而返,也更叫人擔心了。
如今老王爺還沒來,但王爺上早朝了,見了王爺,皇上不免問道,“鎮北王府出了什麼事?”
王爺出列,望著皇上道,“府裡出了件醜事,老王爺氣的吐血,至今還未痊癒,讓皇上擔心了。”
醜事?
幾乎是瞬間——
不少的大臣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是人都有八卦之心。
鎮北王府不知道出了什麼醜事,竟然把老王爺氣的吐血,鎮北王府還閉門謝客了六天,豈能不叫人好奇?
只是一般人不敢問,皇上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委婉道,“老王爺是我大齊朝肱股之臣,是誰這麼大膽敢氣的老王爺吐血?!如此大膽,朕必嚴懲於他!”
有大臣往東鄉侯身上瞄。
論大膽,論闖禍的本事,誰比得過東鄉侯之女,鎮北王世子妃啊?
這件醜事指不定就和鎮北王世子妃有關。
不過轉念一想,王爺告假,把手中兵權交給東鄉侯代為照看,不應該是鎮北王世子妃出事了。
哎呀!
鎮北王府到底是誰幹了不知羞恥的事啊?
百官心底跟貓撓了似的。
皇上問,王爺自然會說,如果不便說,他就呈份奏摺給皇上了。
“臣叫了三十多年母親的老夫人是假的,”王爺回道。
簡簡單單一句話。
偌大一個議政殿安靜的落針可聞。
鎮北王府老夫人是假的?
這怎麼可能?!
皇上懵了。
福公公也懵了。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不是弄錯了?”皇上道。
王爺把三十多年前的舊事一五一十的稟告皇上知道。
這事王府裡知道的人太多了,根本瞞不住。
而且王爺也沒打算隱瞞。
老夫人六竅流血,就算活,也活不了多久。
老王爺接了冊封為王的聖旨,沒有回府,就在議政殿上把王位傳給了王爺,自然也就沒有請旨冊封老夫人為老王妃。
但老夫人一旦過世,是要依照老王妃的位份下葬的,這是規矩。
一個恬不知恥,為了榮華富貴不惜對胞妹下手的人,王爺絕不允許她再霸佔屬於他生母的任何東西,包括死後的哀榮。
再者把這事抖出來,那二姑奶奶和三老爺就是王爺殺母仇人的兒子女兒。
他們不再是鎮北王府的嫡子嫡女,更不再是他鎮北王一母同胞的兄弟。
朝堂上的大臣最會見風使舵。
沒有了鎮北王府這個依靠,三老爺的仕途就算是到底了。
他們靠著手段奪走的東西,他會一點點的收回來。
百官聽的唏噓。
枕邊人被偷樑換柱三十多年,至今才發現,也難怪老王爺會氣的吐血了。
不過這事也不能怪老王爺糊塗。
也不能怪原老夫人隱瞞。
有個與人私奔的孿生姐姐,這事要被人知道了,唾沫星子就能淹老夫人個半死了。
換做誰都要瞞的死死的。
只是沒想到原老夫人為了聲譽隱瞞了,卻被狼心狗肺的胞姐鑽了空子,取而代之。
這樣的蛇蠍婦人,死後定是要下十八層地獄的。
東鄉侯望著王爺,“這事也不用閉門謝客六日,府上是不是還出了別的事?”
王爺把癘風的事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