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問問太后的身邊人,是誰這麼沒眼色氣暈太后的,直接拖下去砍了,”皇上擺手道。
“……。”
太醫嘴角狂抽。
氣暈太后的不正是皇上您嗎?
您這麼偏袒向著鎮國公府大少奶奶,連他這個局外人都看不過眼了,何況是太后?
福公公代替皇上去探望太后,順帶傳皇上的話。
可憐太后剛醒過來,又差點被氣暈。
蘇錦獻藥有功,皇上賞賜她是應該的。
她身為太后,卻為這事生氣,豈不是叫人認為她是在怪鎮國公府大少奶奶不該給皇上送藥?
太后一臉青沉。
李嬤嬤領悟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長滿皺紋的臉一冷。
“誰說太后是急怒攻心暈倒的?”李嬤嬤道。
“……。”
太醫懵了。
這還用說嗎,太后的脈象說的一清二楚啊。
“太后分明是因為皇上病情好轉,大喜過望,一口氣沒喘上來才暈倒的!”李嬤嬤眼神冰冷。
“……。”
“皇上罵你們是庸醫,當真是一點不錯!”李嬤嬤道。
“……!!!”
太醫們是敢怒不敢言。
等太后擺手,太醫們方才退下。
走遠了些,太醫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愁眉苦臉。
“太后的病該怎麼開藥方?”其中一太醫問道。
“……。”
“不論怎麼開,都是庸醫,”趙太醫惆悵道。
太后的一言一行,以及病情都要記錄在冊,並附上藥方。
太后不通醫理,她說自己是大喜過望暈倒的,他們就當大喜過望醫治。
——他們是庸醫。
記錄是寫太后是大喜過望暈倒的,他們開醫治急怒攻心的藥方。
——他們是庸醫。
記錄寫太后大喜過望,他們照大喜過望開藥方,最後太后的病遲遲難愈。
——他們更是庸醫。
怎麼樣都是他們錯。
進宮這麼多年,還沒遇到過這麼難開的藥方。
見他們愁容滿面。
福公公走過去,笑道,“幾位太醫還沒商量好藥方嗎?我這兒有一張偏方,幾位太醫看看能不能醫治太后的病。”
“什麼偏方?”太醫請教道。
“抄佛經。”
“……。”
幾位太醫互望一眼。
太后的病在心,心靜病除。
這偏方雖然藥效緩慢,但治本。
更重要的是,太后的病是李嬤嬤斷症的,那福公公開藥方也無不可。
“多謝福公公賜藥方,”庸醫們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