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包括懷壽寧公主的時候。
蘇錦讓杏兒把病例冊子放回去,然後出了庫房。
李院正並沒有走遠,就在庫房外,隨時等候蘇錦傳喚。
門吱嘎一聲開啟。
蘇錦走出來,李院正忙上前道,“公主看完了?”
“看完了,”蘇錦道。
蘇錦要離開,李院正送她出太醫院,蘇錦又問了幾句雲妃生前的情況。
那時候的李院正還只是個小太醫,醫術在太醫院也算不得頂尖,只給雲妃請過幾次平安脈,知道的並不多。
蘇錦一臉失望的走了。
太醫院有驚無險,李院正就跟逃過一劫似的。
確定蘇錦走遠了,返回庫房看有沒有什麼問題,確定沒問題,方才鬆一口氣。
其實庫房裡只存放病例,還都是一年以前的,就算真出事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李院正覺得蘇錦專程跑一趟,不鬧出點動靜都不像是鎮北王世子妃的作風……
出了太醫院,杏兒忍不住問道,“姑娘,你發現問題了嗎?”
“回去再說,”蘇錦道。
蘇錦前腳回府,後腳把趙太醫請到了沉香軒。
蘇錦醫術高超的事,王府上下都知道,趙太醫進沉香軒,不免叫人好奇。
就連趙太醫自己都有點惴惴不安。
鎮北王世子妃醫術比他高不知道多少,卻請他進府,不知道所為何事。
找他應該不是和醫術有關,可他是太醫,只會治病救人啊。
碧朱領著趙太醫進了沉香軒後院。
竹屋內,蘇錦和謝景宸在喝茶,趙太醫上前見禮,忐忑問道,“不知世子爺和世子妃叫臣來是?”
蘇錦笑道,“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找趙太醫打聽下我母妃生前的事。”
原來是為這事,趙太醫鬆了口氣。
他知道東鄉侯一直懷疑雲妃死因並非難產。
皇上也一直在查這事。
但是他也不知道啊,若是知道,恐怕早沒命了。
蘇錦道,“剛剛我進太醫院看過我母妃的病例,從病例上能看到我母妃進宮那兩年大概的情況,但病例上只記載了個大概,找趙太醫來是想詳細的瞭解下。”
趙太醫忙道,“只要臣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蘇錦就著病例問了幾句,然後道,“我看給我母妃診脈的還有一位馮太醫,他開的藥方獨具一格,我怎麼沒聽說宮裡有位馮太醫?”
趙太醫忙道,“馮太醫十幾年前就死了。”
“死了?”蘇錦詫異。
“大概是十七年前,有一天馮太醫深夜出診,回府途中,被人射殺在軟轎內,”趙太醫言語間頗有些唏噓。
蘇錦再問,“他的醫術是當時太醫院最高的?”
趙太醫搖頭,“算不上最高的,當時還有一位衛太醫,醫術在馮太醫之上。”
“衛太醫呢?”蘇錦問道。
“……。”
“衛太醫十幾年前就辭官回鄉了,”趙太醫回道。
“怎麼就辭官了?”杏兒好奇道。
趙太醫嘆道,“馮太醫出事後沒半個月,衛太醫就摔下臺階把腿給摔斷了。”
“養了幾個月好了,進宮沒幾天,又把胳膊摔斷了。”
“……。”
“衛太醫去大佛寺求籤,說是流年不利,恐會衝撞貴人,他受驚不小,便遞了辭呈,辭官回鄉了。”
“……。”
蘇錦嘴角抽了下,道,“我看皇后的病例,有一年時間都是馮太醫給她診脈。”
趙太醫眉頭微扭,不懂蘇錦為什麼這麼說,而且她怎麼關心起皇后的脈象了?
想不通,趙太醫便沒想了,如實道,“那一年皇后動了胎氣,腹中胎兒險些保不住,太后下令讓馮太醫無論如何也幫皇后保住龍胎,否則要馮太醫的項尚人頭。”
“打那天起,馮太醫就專門負責給皇后保胎,調養身子,也虧得馮太醫細心照顧,皇后才能平安生下二皇子。”
這麼說的話,當年皇后確實懷了身孕。
蘇錦和謝景宸互望一眼,沒有說話。
提到這些舊事,趙太醫都唏噓。
當年太醫院醫術最高的兩位太醫——
一死一傷。
一個入了土,一個辭官還鄉。
不然如今的太醫院院正非他們二人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