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平安誕下麟兒。
皇上高興,太后更高興。
之後半年,馮太醫還在繼續給皇后煎藥。
或許是因為皇后已經生下嫡皇子了,後宮地位穩固,馮太醫保胎有功,皇上大加讚賞,太后也賞賜了他不少東西。
一時間,馮太醫還不是太醫院院正,太醫院老院正就看他的臉色行事了。
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衛太醫又找機會看了幾次他煎的藥。
那是幫皇后恢復元氣的藥。
一次比一次用藥輕,說明皇后的身子在好轉。
距離衛太醫看藥渣後沒過三天,馮太醫就死在了替人治病的路上。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衛太醫夜裡噩夢不止,他怕自己有朝一日會和馮太醫一樣的下場。
難道馮太醫就願意做這樣的欺君死罪嗎?
左不過是被逼無奈。
他現在還有抽身的機會。
晚了,可就真的來不及了。
當年過關斬將才考進太醫院,就這樣貿然離京恐會惹人起疑,所以衛太醫才上演了一出斷腿斷胳膊的戲碼來。
斷腿是假,斷胳膊是真。
離京後,雖然掙的錢沒有做太醫的時候多,給窮苦百姓治病能掙什麼錢?
就算能掙錢,他也得狠的下心啊。
達官顯貴手底下漏一點都抵得上他辛苦十天半個月了。
雖然錢掙得少了,但他委實過了十幾年痛快日子。
如今回京,還是因為這事回京,怕是再沒有平靜日子了。
衛太醫說的很委婉,但蘇錦是大夫,自然聽懂了衛太醫沒有明說的那一部分。
當年皇后懷身孕是真,但她動了胎氣,胎兒早在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胎死腹中了。
為了偷樑換柱,為了鞏固後位,太后下旨要馮太醫保住皇后腹中胎兒不讓它落下來。
也就是說,那個死胎,在皇后的肚子裡待了將近三個月。
這樣太損傷身體了,才有後面馮太醫偷偷摸摸給皇后調養半年的事。
不得不說太后夠狠,為了偷樑換柱,把自己的親孫兒捧殺地位,簡直不拿皇后當人看。
當然了,皇后或許自己也樂意,畢竟那時候她娘雲妃已經入宮了,因為心善,保住了大皇子,記名在她膝下。
這給了皇后太大的壓力,她必須要一個皇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知道這麼大隱秘,衛太醫選擇離京也無可厚非。
先前的一切只是蘇錦的猜測,現在衛太醫已經證實了。
但事情相隔十幾年,僅憑衛太醫一個人的證詞是不夠的,還要再找證據。
蘇錦還在想這樁案子,而衛太醫更憂心明天給端慧郡主治手腕的事。
連鎮北王世子妃都治不好端慧郡主的手腕,他能治好嗎?
可偏偏在太后眼裡,他是鎮北王世子妃的授業恩師,人家還只得了他七八分真傳。
他說治不好,說的是實話,可太后只會認為他是不肯幫忙醫治……
衛太醫又想死了。
他跪下來求蘇錦,蘇錦再一次扶他起來,笑道,“治不好病,匡人還不會嗎?”
衛太醫,“……。”
然後——
衛太醫只能匡人了。
第二天,他和趙太醫一起去皇陵給端慧郡主治手腕。
本著匡人的原則,衛太醫讓端慧郡主先調養好身子,畢竟皇陵條件悽苦,她比之前已經消瘦好幾圈了。
這手腕要治好,只能把手筋斷裂處重新縫合起來,其中的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衛太醫的話,旁人聽起來都毛骨悚然了,何況是端慧郡主。
如果衛太醫現在就給她醫治,她還真不敢,正好可以藉著調養身子的機會做足心裡準備。
衛太醫說的話是蘇錦交給他的,不過他離開太醫院這麼多年,也確實見過手筋腳筋被割斷的病人,只是他都無能為力,他也想過這或許能和斷腿一樣重新接起來,但是他沒法接。
斷的骨頭可以靠摸骨接下來,手筋不行。
而且用刀把手筋斷裂處劃開……
說真的,蘇錦說的時候,杏兒都嚇跑了,衛太醫也聽得惶恐。
不過趙太醫對衛太醫這種醫治的想法是驚為天人。
趙太醫不知道衛太醫是蘇錦的“授業恩師”,但端慧郡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