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
雖然太后的喪事從簡,但畢竟還是太后,宮內宮外在太后喪葬期間禁止一切喜樂,京都準備迎親嫁娶的人家因為太后薨了不得不往後推遲。
各命婦進宮給太后守喪,大體上和之前差不多。
只是一般太后下葬,是要陪葬一堆金銀瓷器,尤其是太后生前喜歡的東西,都會給太后陪葬。
但現在,那些東西一樣也沒有跟隨太后入土為安。
只有永寧宮那些太后的心腹,皇上准許他們給太后殉葬了。
太后一死,喪鐘昭告天下。
訊息一傳到齊王耳中,齊王悲痛欲絕。
太后是用自己的命來成全他這個兒子的雄心壯志。
齊王悲痛了半個時辰,就起兵了,打著皇上不孝,毒死太后的名號,要打進京向皇上討一個說法!
齊王為了謀反是做足了準備,東鄉侯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齊王和崇國公太熟悉大齊的朝政了,齊王起兵,直接奔著大齊糧倉而去。
他直接控制了邊關將士的補給。
一邊是南梁屢屢攻城,一邊是齊王把持了朝廷糧倉。
東鄉侯猜到齊王意圖後,在南安郡王和北寧侯世子帶回來二十馬車糧草應急後,當即派飛虎軍去接應糧草,又給崇老國公送了信去,勉強保住了大齊一大糧倉。
可這些應付戰事遠遠不夠。
營帳內,東鄉侯和老王爺、王爺、冀北侯他們商議軍務。
齊王的人攻陷了什麼地方,第一時間或八百里加急或飛鴿傳書稟告他們知道。
不得不說,崇國公是崇老國公親生的兒子,先崇國公世子的弟弟,謀略手段,都堪稱一絕。
只可惜用錯了地方,走上了歧途。
本該能成為朝廷肱股之臣,卻成了朝廷心腹大患。
齊王沒有直接攻打京都,而是佔領一個個糧倉,直接扼住了邊關將士的命脈。
沒有糧草,南梁攻城又消耗大齊兵力,等時機成熟,齊王就能形成席捲之勢。
王爺他們一個個面色凝重,老王爺看著東鄉侯道,“如今軍中糧草還能管一個多月,算上崇老國公保下的糧倉以及魏家要送來的,勉強能撐三個月。”
但那些不在軍中的糧草,能不能安全送達都是一個不定之數。
“崇老國公也不敢逼急了,萬一齊王一把火把糧草燒了,誰都得不到。”
齊王得不到就算了,他們不能沒有糧草。
東鄉侯氣的恨不得剝了崇國公的皮,他道,“南梁又往邊關調兵了,應該是知道齊王控制糧草的事,我們不能分散太多兵力去滅齊王。”
“為今之計,先燒南梁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