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和大齊風俗不同,故土難離。
秦菡兒讓那些給她陪嫁的丫鬟小廝都隨秦三老爺回南疆了。
如今在她身邊伺候的都是靖國侯府的人。
雖然沒人敢慢待她這個世子夫人,但用起來總歸不大順心。
季嬤嬤雖然是靖國侯夫人請回府的,卻不算是她的人。
季嬤嬤又是從宮裡出來的,規矩嚴明,有她在身邊,時時提點,她也能少犯錯。
秦菡兒挽留季嬤嬤,靖國侯夫人覺得這樣不錯,道,“季嬤嬤不妨就留在我靖國侯府吧,世子夫人身邊也確實需要一個忠厚可靠的人使喚。”
季嬤嬤鼻子泛酸。
秦菡兒一再挽留,季嬤嬤跪下認主了。
沉香軒,後院。
杏兒坐在臺階上,望天惆悵。
她和魏嬤嬤才見過一面,就成了魏嬤嬤的“侄女”。
痛失“姑母”,沉香軒的丫鬟婆子見了她就安慰她。
知道她愛吃,給她做了一堆好吃的,還有糕點果子。
然後——
杏兒更傷心了。
魏嬤嬤死了,自家姑娘都食慾不振。
那可是她“親姑母”,親姑母死了,她怎麼能有食慾呢?
她不能沒心沒肺啊。
杏兒忍痛把那些通通想收了的好吃的都退了回去。
她現在都有點怕去前院了,怕自己把持不住抱一堆食盒回來。
經過幾天,蘇錦心情平復了不少。
魏嬤嬤已死,她得想別的辦法挖出雲妃之死的真相,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然而就在蘇錦絞盡腦汁想輒的時候,朝廷出事了。
八百里加急來報,朝廷給邊關將士準備的禦寒衣物,在運送去邊關的途中,遭遇突襲,被人用火箭燒了個七七八八。
訊息一傳回京,舉朝震怒。
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不定哪天就大雪紛飛了。
邊關更冷。
其實早前已經送過一批棉衣去邊關,朝廷不會等到入冬了才送棉衣去。
只是因為偷工減料,導致棉服厚度不夠,禦寒能力一般,東鄉侯氣的寫奏摺八百里加急送回京罵皇上。
皇上一氣之下,砍了製衣坊上下十幾顆腦袋,新提拔了一撥。
這一批是趕製出來送去的。
被人縱火燒燬,邊關的將士如何過冬?
人都凍的直打哆嗦了,還怎麼對敵?
這一招,明擺著就是吃裡扒外的內奸和南梁裡應外合之計。
齊王逃了,崇國公下落不明。
禦寒衣物被燒,他們的嫌疑最大。
皇上龍顏震怒,一邊派人去查縱火之人,一邊讓人趕緊想辦法趕製棉服送去邊關應急。
與此同時,遠在邊關的東鄉侯和老王爺也在為禦寒衣物被燒而震怒。
棉服被燒,寒風吹的將士們軍心動搖了。
東鄉侯是怒不可抑。
朝廷撥的錢夠做棉衣了,就因為層層貪墨,將士們的棉衣厚度一再減薄。
那些人拿著貪墨的錢財錦衣玉食躲在溫柔鄉里快活,何曾想過將士們在寒風中冷的牙齒打顫?
這是東鄉侯遠在邊關,這要在京都,還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