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琅喝了盞茶後,謝景宸讓他把南梁太子派人跟蹤他的事告知施大將軍知道,好讓施大將軍有個心理準備。
施大將軍聽說了這事後,都不知道該不該揍董承琅一頓。
太子來軍營,他不好生待著,卻要跑鎮子上去,這不明擺著不把太子當回事嗎?
可若不是去鎮子上,不會幫趙詡除掉刺客,也不知道原來太子對他們已經防備到這種程度了。
施大將軍和謝景宸的看法一致。
南梁太子一旦懷疑,絕沒有那麼容易再信任他們。
如今護國公被殺,太子又在邊關,正是轉移施家人的好時機。
在施家人和長寧侯府眾人轉移到安全地方之前,決不能掉以輕心打草驚蛇。
至此,謝景宸才相信施大將軍是真的向著趙詡了。
南梁太子志在吞併大齊,第二天,就召集軍中將士商議軍情,奪回城池,活捉東鄉侯給護國公報仇。
這麼高的目標,南梁將士壓力很大。
施大將軍該提意見提意見,讓他帶兵他就帶兵,一切以南梁太子為主。
說盡職,很盡職。
說敷衍,也夠敷衍。
南梁太子身邊將士對施大將軍的態度意見不一。
而施大將軍提的意見,南梁太子覺得有可取之處,但談不上驚豔。
南梁太子到邊關半個月,小打小鬧了幾回,贏少輸多。
他召集護國公舊部,對著雪姨娘偷回來的邊關佈防圖,制定了作戰方案。
施大將軍對邊關佈防圖心存懷疑。
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就拿到手了?
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施大將軍是心疼手下的將士,實在不願意他們無辜犧牲,才說這麼駁南梁太子面子的話。
果不其然,施大將軍一聲輕易二字惹怒了南梁太子。
為了這張邊關佈防圖,雪媚娘在大齊潛伏了多久,又和鎮北王府三老爺周旋了許久才拿到手的。
施大將軍只看到了結果,卻沒想過拿到邊關佈防圖的艱辛!
難道他堂堂南梁太子身邊就沒幾個可靠之人嗎?!
南梁太子一意孤行,施大將軍能說什麼呢,連護國公他都反抗不了,何況是南梁太子,除了聽命行事,他別無選擇。
兩天後,南梁將士們吃飽喝足後便攻打大齊。
對著一張讓他們故意偷到手的圖紙製定出來的作戰方案,怎麼可能會勝?
不出意料的——
南梁一敗塗地。
一交手就知道邊關佈防圖是假的,南梁太子撐著桌子,氣的面目猙獰。
就在南梁太子氣的要殺人的時候,趙大少爺起兵的訊息傳到了軍營。
趙大少爺以東臨王府遺孤元詡的身份起兵了。
訊息傳到軍營,所有人都震驚了。
雖然董承琅和施大將軍他們早就知道了,但也得裝不知道。
其他不知情的人就更震驚了。
當年東臨王府是被誅九族的。
無一活口留下。
之前有東臨王府衡陽郡主還活著,如今是大齊鎮北王妃的流言,但沒人知道流言是真是假。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東臨王府遺孤。
軍中有不少老將,甚至有不少跟著東臨王打過仗。
他們都知道東臨王府被誅九族之前,東臨王世子和趙相的妹妹有婚約,即將迎娶趙相之妹,也就是當今的凌王妃為妻,趙大少爺是東臨王府血脈,那他的生母豈不是凌王妃了?
大家都覺得這事太過匪夷所思,但如果趙大少爺不是東臨王府血脈,他絕不可能號召東臨王府舊部效忠他,跟著他起兵推翻朝廷。
南梁太子野心勃勃,想吞併大齊和北漠,他低估了大齊,沒想到一個大齊就夠南梁焦頭爛額了,如今趙詡又起兵推翻朝廷,護國公又被殺了,這對南梁來說,無疑是雪上添霜。
大齊有崇國公和齊王內亂,半道劫持朝廷運到邊關的糧草,如今趙詡也故技重施,劫了朝廷送往邊關的糧草和餉銀。
糧草不濟,再加上大齊兵強馬壯,南梁節節敗退,軍心渙散。
再又一次吃敗仗後,南梁將士勸南梁太子歇戰了。
攘外必先安內,朝廷沒法同時應付大齊的進攻和內亂。
南梁太子覺得南梁丟不起這人。
這場戰亂是南梁先挑起的,丟了幾座城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