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蘇錦也沒有這權利,但她先斬後奏,皇上不會說她什麼,可能還會獎賞一番。
當然了,他要管也行,但肯定少不了挨一頓罵。
謝景宸,“……。”
他能做的是讓人去把那被匾額砸暈的抓來,讓蘇錦處置。
吃午飯的時候,暗衛就把縣令和師爺抓了來。
腳一踹。
兩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那砸地聲聽得刺耳,覺得膝蓋疼。
縣令連連認錯。
蘇錦讓人把縣令拖下去,她先問師爺。
朝廷並未科舉,這縣令肯定是從別處調來的。
邊關清苦,是苦差,一般多是在別處犯了錯的人才調來。
問縣令未必說實話,師爺為了活命只能老實交代了。
果不其然。
這縣令來邊關之前是知府,在任地收受賄賂被彈劾,查證屬實,被貶了官,打發來了邊關。
“才被貶官,不知收斂,還敢變本加厲?”蘇錦厲色道。
師爺不敢抬頭看蘇錦,頭低著道,“做了三年知府,大人承受不了被貶的痛苦,打算從這些南梁人手裡多撈一點,回京打點,好做回知府老爺。”
誰想到這才剛伸手撈,就撈了兩個燙手山芋。
縣令悔之晚矣。
到現在縣令都不知道他在任上撈的錢大半都用來打點了,為什麼還被貶了。
他怎麼能猜到彈劾他的奏摺是從軍營送出去,是杏兒寫的呢?
從知府貶為縣令,要是改過自新就算了,結果又落到了蘇錦手裡。
尤其是師爺那句南梁人把蘇錦惹惱了。
就是因為邊關有這樣的父母官,才會不安穩,生出亂子來。
蘇錦擺手道,“摘了他的烏紗帽,在府衙吊兩天,然後押送回京。”
大嫂霸氣!
楚舜佩服極了。
雖然都知道蘇錦這麼做是先斬後奏了,朝廷並不允許這麼做,但蘇錦做的都是好事,皇上也寵愛她,便沒人阻攔。
再者,這根本就是謝景宸慫恿的啊。
他不把人帶到蘇錦跟前,蘇錦也不會跑去衙門管這破事。
不過既然管了,就不能只管一半,天知道朝廷又派個什麼樣的人來,蘇錦道,“聽你們剛剛說的鄭老爺,我倒覺得他來做這個縣令合適。”
一來鄭老爺有當官的經歷,只是為人太正,不合適混官場。
可蘇錦就欣賞這樣百折不屈的性子。
有她這個鎮北王世子妃做靠山,不怕他因為眼睛裡容不得沙子捅簍子。
二來鄭老爺以前是南梁人,現在是大齊人。
這個鎮子上有太多和他一樣的人。
而鄭老爺頗有威望,由他出任縣令,做這裡的父母官,這些百姓也不會內心惶惶不安,沒有歸屬感。
蘇錦的安排,謝景宸嘴角微勾。
楚舜看蘇錦的眼神都帶著古怪。
蘇錦見了道,“這麼看著我做什麼?”
“可惜大嫂你是女人,你要是男人就好了,”楚舜惋惜道。
“……。”
謝景宸臉黑成鍋底。
他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這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