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輸。
對比朝廷,他們兵力不足,邊關開戰,朝廷折損了不少兵馬,再加上大齊未撤兵,南梁不敢掉以輕心。
大部分的兵力還聚集在邊關。
在南梁想撤不敢撤的時候正是他們的好機會,當然了,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人大開城門是最好的。
趙相這麼多年在朝堂上不參與黨爭,手下的門生也多清廉,在百姓中頗有賢名。
施大將軍都反了朝廷向著趙詡了,那些守城將士哪能不掂量掂量?
現在投靠,就是一份從龍之功啊。
趙相靠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兩城守將大開城門。
訊息風兩頭傳,一邊傳到南梁京都,一邊傳到南梁邊關。
南梁皇帝震怒,命人不惜一切代價滅掉叛賊。
南梁太子在邊關也是焦頭爛額。
護國公死了。
施大將軍帶著親信手下反了。
一起帶走的還有七八位將軍,留下的都是護國公的人了。
那些人溜鬚拍馬粉飾太平的本事無人能及,綢繆帷幄的本事卻沒多少。
指著他們打仗,還不如直接把城池送給大齊了!
可求和,南梁太子真心拉不下這個臉,尤其這場戰還是南梁挑起的。
一旦開口求和,大齊必定會獅子大開口。
高掛免戰牌,就是在等,等朝廷滅了趙詡,就能放心的和大齊打個天昏地暗了。
東鄉侯和王爺都知道南梁在打什麼小算盤,不過他們對趙詡有信心。
施大將軍的威望也不是蓋的。
只是這麼多將士待在邊關,每日的錢糧也是筆不小的開支,不過這些都能從南梁身上討回來。
看將士們閒的發慌,蘇錦便給將士們找了點活幹,倒也不算浪費人力。
轉眼,又是半個月。
蘇錦在外面轉了一圈,由杏兒扶回營帳。
肚子大了,走不了會兒腿就疼。
坐在小榻上,杏兒給杏兒揉腿,望著蘇錦道,“南梁真是討厭,就這麼高掛免戰牌,也不求和,咱們就這麼和他們一直乾耗著嗎?”
“耗不了多久了,”蘇錦道。
等將士們開渠竣工完,他爹就會找南梁開刀,付將士們辛苦費,讓他們回家和親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