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蘭兒。
這是秦菡兒堂姐的名字。
老實說,在夏家看到堂姐,秦菡兒震驚程度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
她從小喪父喪母,和她關係最好的就是堂姐了。
人生最痛苦最灰暗的日子是堂姐陪她度過的。
怕她做傻事,幾乎她走到哪兒,堂姐就跟到哪兒。
嫁到大齊,秦菡兒最捨不得就是自己的堂姐,而不是那些叔叔嬸孃。
不過秦蘭兒是秦菡兒三叔的女兒。
當初秦菡兒的易容蠱被秦三老爺賣了,她出來找蠱蟲一找就是大半年。
回秦家後,並沒有見到堂姐,秦三老爺告訴她秦蘭兒已經出嫁了,然後就把她給綁了,塞進了花轎內。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堂姐嫁給了誰。
如今知道是當初要強娶她的夏家大少爺,這才秦菡兒眼裡,堂姐無疑是被推入了火坑,好像自動遮蔽了被訓的委屈的夏家大少爺……
姐妹兩差不多四年沒見了,再見面那是淚眼婆娑啊。
一聊起來,才知道事情和秦菡兒想的完全不一樣,秦蘭兒是在她出嫁之後才嫁人的。
這其中正是她三叔秦三老爺搗鬼的。
秦菡兒當初進夏家是衝著賞錢來的,為了取得夏家對她的信任,她如實報了家門。
秦家善用蠱,遠近聞名。
後來給夏大少爺下蠱逃走後,廈大少爺對她朝思暮想,派人去幾百裡外的秦家提親。
夏家是方圓幾百裡的大戶人家,秦三老爺自然有所耳聞了,不敢惹秦家不快,便如實說了秦菡兒去了大齊的事。
夏家人抬著聘禮來的,然後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這聘禮直接抬回去吧,怕夏大少爺動怒,人不在,可以把親事先定下啊。
秦家不願招惹夏家,邊說此去大齊兇險難料,誰也不知道秦菡兒一個姑娘家還能不能活著回來,萬一回不來,這親事懸在這裡,沒得耽誤了夏大少爺。
或者三年五載的才回來,缺胳膊斷腿了,真是白白辜負了夏大少爺的一番痴心。
夏家小廝想了想,秦姑娘還沒出南疆就差點被他們家大少爺給搶了,長的那麼漂亮,出門在外實在不安全啊。
秦姑娘畢竟不是秦三老爺親生的,這要是親生的女兒,怎麼會捨得她孤身去大齊犯險?
可他們奉命來秦家提親,就這麼把聘禮抬回去也太沒面子了。
夏家小廝合計了下先把親事定下,不拘是秦家哪個女兒,萬一秦六姑娘回不來,秦家還有四姑娘、七姑娘、八姑娘……
萬一大少爺都挑不中再退親就是了。
夏家小廝把聘禮放下,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夏家聘禮豐厚,秦三老爺又是個見錢眼開的主兒了,不然也不會把秦菡兒精心培養的易容蠱給賣了換錢,如今一堆的錢擺在跟前,他能不動心能不用嗎?
不管不顧,秦三老爺隨便花了。
花了小半後,靖國侯府又來人提親了。
秦三老爺實在沒想到秦菡兒的行情這麼好,居然攀上了大齊權貴,還是個侯府。
靖國侯府給的聘禮比夏大少爺的更豐厚。
秦三老爺果斷的同意了靖國侯府的求親。
至於夏家大少爺,夏家小廝不是說了,夏家女兒多嗎?
這個侄女不行,還有女兒和其他侄女頂上。
只是秦蘭兒向著秦菡兒,怒斥自家親爹這種行為,更不同意把秦菡兒遠嫁大齊。
她開口要說話,直接被秦三老爺帶下去關了起來。
靖國侯府管事和小廝為了找秦家已經累的暈頭轉向了,實在沒力氣再去多想,自然沒發現秦菡兒已經許給別家的事。
在南疆待了些日子,然後秦菡兒就回南疆了。
秦菡兒不願意嫁給楚舜,和秦三老爺如實吐露內情,這裡是南疆,只要秦家不同意她遠嫁,靖國侯府小廝也沒輒。
可秦三老爺願意她出嫁啊,靖國侯府給的聘禮正好可以補上夏家的窟窿。
她在外私定終身的事,他為了打消夏家念頭的時候說了,如今正好用來搪塞夏家。
秦菡兒不肯嫁,秦三老爺直接把她捆了起來,等靖國侯府的花轎一到,就把她塞了進去。
秦菡兒和秦蘭兒都被關起來,一個不知道秦菡兒回來了,一個被忽悠堂姐嫁人了,還被捆著沒法求證,愣是連面都沒見上。
等秦三老爺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