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鈞山沒把定親放在心上,可雲初不能不當回事,沈鈞山再去文遠伯府找她,她躲著不見了。
當然了,躲是躲不掉的,還是那話,只要沈鈞山想見,總能見到。
畢竟他還是文遠伯府的救命恩人。
只是雲初敬重又疏遠的態度,叫人十分的不爽快。
更叫他不爽快的是他不在京都這段時間,三皇子明裡暗裡的獻殷勤,把他表妹一顆芳心哄到手了。
為了問這事,沈鈞山往文遠伯府跑了三回。
他走之前叮囑雲初防備三皇子,怎麼還讓他們接觸了。
雲初沒有忘記沈鈞山的叮囑,但那畢竟是三皇子,這偌大的京都,有幾個人是他想見見不到的?
為了斷三皇子的念頭,也為試探三皇子對顏寧的真心,雲初把他約顏寧去大佛寺改成了去斷橋,再附上一句不見不散。
她陪著顏寧去大佛寺上香,三皇子興高采烈的去斷橋。
從早等到晚,大雨滂沱都沒有離開半步。
斷橋在京都之外,那天三皇子都沒有回京,更沒有回宮,還因為淋了兩個時辰的雨,高燒了。
本來身為皇子留宿宮外就是錯了,再加上淋雨病倒,這事被捅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才痛失太子,三皇子又這麼不愛惜身子,要不是他還病著,皇上恨不得叫人拖下去打板子了。
不過也正因為三皇子這一病,病到了皇上心坎裡去。
三皇子肯定不會和自家父皇說他是約了冀北侯府表姑娘去斷橋,為了等她才淋雨的。
身在皇家,最忌諱的就是把女人看的太重,不愛江山愛美人,斷送列祖列宗們拋頭顱灑熱血奪回來的江山。
撒謊也得往孝順上面撒。
再者小福公公已經幫三皇子打過圓場了,三皇子要不順著往下說,那小福公公就是欺君。
皇后早看不慣他身邊有個機靈的跟班,幾次找茬都被小福公公給躲了過去,皇后絕不可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三皇子說他去斷橋是為了摘果子,當年太子和父皇遊斷橋,曾種過一棵果樹,他想去看看有沒有結果子。
這話勾起了皇上的回憶,確實曾在斷橋栽過棵樹,三皇子說樹上的果子不知道被誰摘了,只剩樹頂上兩個了。
他本是想去摘,結果刺客殺過來,他抵抗不過,帶護衛逃命,才沒找到地方避雨……
嗯。
三皇子撒謊,皇后咬著牙聽著,欺瞞皇上,還拿她的皇兒做幌子,做孃的如何能忍?
皇后拳頭握緊,硬是沒吭一聲,靜靜的等三皇子說完。
皇后若不是得到準確訊息,她不會捅到皇上跟前來。
皇后笑說她怎麼聽三皇子宮裡人說他是離京去斷橋赴美人之約?
這個美人不是別人,正是冀北侯的外甥女。
三皇子眉頭一皺,他正為顏寧沒能去赴約氣悶呢,但他知道顏寧不會耍他,定是出事了。
心裡擔心的厲害,皇后直接撞上來,三皇子怎麼會犯錯,當即怒道,“是誰亂嚼我的舌根?!”
“我是往冀北侯府多跑了幾趟,那是因為上回冀北侯府二少爺救了我,我去問問他什麼時候回來,我昨兒就沒見過冀北侯府表姑孃的面,怎麼約她去斷橋相會?!”
“父皇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冀北侯府一問。”
嗯。
不用問,正好有大臣進宮向皇上稟告事情,他知道顏寧去了大佛寺的事。
昨兒顏寧和雲初打鬧,追趕間,不小心把腳崴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奈何崇國公府大姑娘譏諷了顏寧幾句,說她一個大家閨秀,在府裡和丫鬟打趣也就罷了,在外面也這麼不分尊卑,一個主子追著丫鬟跑,丟不丟人?
崇國公府大姑娘說的大聲,那大臣的女兒也圍觀了會兒,回府在飯桌上說與他聽,他正好知道。
這是向著三皇子了,但大臣說的是實情,當時大佛寺那麼多人在呢,都能作證。
冀北侯府表姑娘崴了腳,疼的走不了路,而爭吵時,已經快到正午了,不可能會去斷橋赴約。
再者,既然崴腳了,肯定要請大夫,可以說一整天都有人為冀北侯府表姑娘作證。
皇后訊息不準,皇上就更相信三皇子對他的孝心了,誇了幾句,讓小福公公扶他回去養著。
三皇子前腳回宮,後腳皇上賞賜的珍貴藥材就送到了。
三皇子受傷寒的訊息一陣風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