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公主回頭瞪他,“你到底想怎麼樣?”
“我去求皇上給我們兩賜婚,”蘇陽搖著玉扇,十分欠揍。
“……你!”
銀川公主快要氣炸肺了。
怎麼她遇到的都是特別招人生氣的人啊?!
她再走。
蘇陽繼續跟著。
“你再跟著我,我喊非禮了!”銀川公主磨牙道。
“……。”
蘇陽手中摺扇在銀川公主腦門上輕敲了下。
笨的可以。
這一喊,直接就把生米煮成熟飯了。
遠處,南臨太子下學了,牽著小皇妹昭寧公主往這邊走。
荊山公主和趙詡成親十一載,給他生了二子一女。
長子週歲就被冊封為了南臨太子,今年正好十歲。
眉眼間酷似趙詡,舉手投足透著尊貴之氣。
女兒昭寧公主剛滿六歲,生的粉雕玉琢,怎麼看怎麼可愛。
次子才兩歲。
南臨皇宮很清淨,荊山公主出嫁後沒多久就懷了身孕,因為她的背後是北漠,當初若非北漠給南梁施壓,趙詡推翻朝廷還不知道要多吃多少苦頭。
那些前朝留下的大臣也不敢逼著趙詡選妃。
皇長子出生後,朝廷也穩固了些後,那些大臣就蠢蠢欲動,想把女兒塞給趙詡了。
趙詡打壓了兩年,被鬧的腦殼疼,就應了那些大臣的意選妃了。
他承諾過荊山公主,選妃不得超過三人。
他把那些逼他選妃的大臣女兒都叫進宮,讓她們互相爭鬥,然後從中選了三位。
那段時間,北漠都城是烏煙瘴氣。
大臣們為了女兒是鬥個你死我活,你踩我,我踩他。
趙詡就坐山觀虎鬥,趁機提拔了不少自己的親信。
最後選的三位,都是家世顯赫的世家女兒。
只是如朝臣的意選了妃充入後宮,但進宮半年別說趙詡的面了,就是荊山公主的面也難見著。
那些大臣急了,催皇上開枝散葉,膝下只有太子一人,子嗣太過單薄了。
難聽的話不能說,可大家都擔心啊。
尤其太子一旦病了,大臣們都跟著心肝兒膽顫啊。
萬一太子有什麼好歹,連個繼承皇位的都沒有啊。
可他們要趙詡選妃,趙詡也選了。
沒有他寵幸誰也要大臣拿主意的吧?!
手伸的這麼長,也不怕折了。
那些妃子在宮裡蹉跎了三年,荊山公主懷小公主期間,趙詡也沒進她們寢宮一步。
她們也都死心了,自請離宮。
趙詡是寬厚人,他一直在等這一天。
她們自願離去,他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念在她們給他擋了三年箭的份上,都冊封為了縣主,准許她們歸家嫁人。
不僅允許她們嫁人,甚至親事定下後,趙詡給她們賜婚。
有她們的先例在,再沒有大臣想不開把女兒往宮裡頭塞了。
這一次只三年放了人,下一次可就未必了。
皇上和皇后鶼鰈情深,太子又身強體壯,聰慧穩重,皇后的地位固若金湯。
他們何苦塞個女兒進宮扎皇后的眼,被太子記恨?
大臣們想開了——
皇宮就格外清冷了。
好在又生了個小皇子,趙相和凌王妃稍稍心安。
他們是不能說讓趙詡納妃這樣的話,他們也怕趙詡膝下子嗣太單薄了啊。
小公主沒什麼玩伴,每天太子哥哥上學,快到放學了,她就去授課處接他,然後一起去和父皇母后吃飯,順帶逗逗小皇弟玩。
天熱,這處樹蔭濃密,怕曬著小皇妹了,太子便牽著她從這邊走。
宮女太監在十步外跟著。
太子沒想到這條路除了他們兄妹還有人在,而且他耳尖,聽到了銀川公主說“非禮。”
太子小臉凝重。
這裡是皇宮。
皇宮重地,居然有人敢調戲姑娘?!
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
“來人,把他給我抓起來!”太子指著蘇陽道。
兩個小太監飛快的上前,要抓蘇陽。
蘇陽,“……。”
兩個小太監也想抓他?
他看起來有這麼弱嗎?
蘇陽看著兩太監,眸光看向他們身後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