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都沒有捨得調動。
現在調朱令贇救援,合適嗎?
陳喬又犯了老毛病,猶豫不決起來。
張洎看得真著急,“相公,再不調兵,葉華兵臨金陵城下,一旦切斷了外援,城中百萬人缺糧,揚州幾十萬將士斷了炊,如何對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啊?”
此言戳中了陳喬的軟肋,他終於想通了,不做也不行了!
“好,我現在就給你起草命令,你立刻去江州,求見朱令贇,讓他起江州和鄂州的人馬,順流而下,十日內,要趕到金陵城外!”
“明白!”
張洎帶著手諭,匆匆離開金陵……他剛走了,葉華的前鋒鄭彥華就趕到了雨花臺以南二十里,駐紮了下來。
遵照葉華的命令,鄭彥華沒有攻擊金陵,事實上,他手下只有五千人馬,去攻擊堅城,簡直和飛蛾撲火沒什麼區別。
葉華在半天之後,也趕到了軍營,隨著葉華來到的,除了大隊人馬,還有許多馬車,在車上裝滿了麻包。
“鄭彥華,你立刻去周圍,招募百姓,替我們修築營壘工事,記住了,我們不白用人,凡是給我們幹活的,一律發食鹽!”
原來葉華帶來的麻包,全都是食鹽。
前面提到過,由於大周制裁,南唐境內食鹽價格非常高昂,一斗食鹽,能賣到三百文,甚至五百文,而且必須是真正的銅錢,可不能拿大錢糊弄。
即便這麼貴,食鹽裡面還摻了許多沙土,十分坑爹。
葉華把南唐的鹽場都給佔了,又拿下了華亭縣,最不缺的就是食鹽,凡是給大周幹活,一天一斤鹽!
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壯勞力見到了大周兵馬,全都逃跑,可兩天之後,不但沒人跑,還有人主動跑來幹活。
所有人都衣衫襤褸,形容憔悴,身上沒有二兩肉,全都是排骨。
但是幹活卻不馬虎,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軍營建好,壕溝挖出來,土牆堆起來……他們就像是螞蟻似的,任勞任怨。
等到太陽下山的時候,大周計程車兵就會讓所有人到篝火堆前面,排隊領食鹽。
每個人一斤,只多不少。
當拿到食鹽的一剎那,好些人都哭了。
這可是硬通貨啊!
他們像是捧著寶貝似的,到了一旁,仔細盯著,潔白的鹽粒,沒有任何雜質,抓一粒,放在嘴裡,又苦又鹹,但沒人捨得吐了,全都嚥下去。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這些人甚至呼朋引伴,把親戚同鄉都叫來,一起給大周幹活,他們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畢竟一個連鹽都吃不起的朝廷,實在是沒什麼值得留戀的。
五天之後,容納五萬人的軍營,三條兩丈寬的壕溝,悉數竣工……可是還有人捨不得走,他們圍在大周軍營的周圍,不停央求,希望能討得一點工作,哪怕一天只給半斤鹽也好。
面對這一幕,葉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鄉親們,我聽說很多南唐的官吏,把我們大周說成了青面獠牙的食人惡鬼,其實他們都是在騙你們!我們大周計程車兵都是良家子,買賣公平,從不欺壓良善,這一次下江南,也是為了掃平逆賊,讓大家都過好日子。你們的家中,若有人在軍中效力,告訴他們,投靠大周,不但既往不咎,還能分到土地。你們能拉來一個人,我就給一斤鹽,拉來兩個人,就給二斤鹽,以此類推。”
這些人聽完,眼睛發亮,終於又有活兒了,他們撒腿就跑,看著這幫人的背影,鄭彥華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爺啊!侯爺,你,你是要用鹽,買下金陵城啊!”
葉華聳了聳肩,笑道:“買是買不下來的,但是動搖人心足夠了。我已經派人打聽了,有人出高價收購百姓手裡的鹽。”
鄭彥華表示不解,葉華朗聲笑道:“城裡有人在發國難財,金陵城看似鐵板一塊,實則比蜂窩好不了多少了!”
葉華的這番舉動,城裡自然知曉,他們又氣又恨,卻又無可奈何,朱令贇的大軍未到,他們還不敢出城。
就讓葉華折騰去吧,還能怎麼樣?
陳喬只是下令,要求嚴加戒備,不許跟大周交易,更不許替大周做事。
如此軟弱的命令,毫無威懾力。從第三天開始,城中的黑市就陸續出現了大周的食鹽,貪圖便宜的老百姓瘋狂購買囤積,訊息一傳十,十傳百……鹽都進城了,周兵還會遠嗎?
當陳喬得到訊息之後,他怒不可遏,立刻下令,查封黑市,捉拿有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