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年時間根本無法完成,好在洪濤並不著急,即便現在把火槍和火炮全造出來,也沒有用武之地。
那些玩意比冷兵器作戰更加耗費錢糧,以北宋目前的經濟實力還不足以建立一支大型熱武器軍隊,靠自己更不成,光是銅的需求量就能讓自己變成窮光蛋,哪兒還有錢養兵。
所以說軍事實力是和國家經濟實力掛鉤的,要想成為軍事強國就先得成為經濟強國,踏下心來搞經濟建設才是基礎,窮兵黷武真沒出路。
想去侵略也成,先拿冷兵器湊合吧。用航空母艦與游擊隊作戰,並不見得是最合適的。
想發展經濟有個硬指標,不是商品和資金,而是路。後世有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這句口號的前半句應該是對的,不管有多好的商品,無法運輸也等於沒有。貨物不能以較低成本流通,就產生不了更多的附加值。
現在湟州有了特『色』產品,很多還都是獨一份,可湟州通往外界的路太爛,一年之中至少有五個月是無法通行的,其餘幾個月也不能保證通行安全。
匪盜問題基本可以忽略,商隊並不是軟柿子,小規模的匪盜不能影響通商,大規模的匪盜在邊關地區也無法生存,影響道路通暢的根本原因就是氣候。
下大雪就不提了,不用太大,一場中雪就能封鎖進出湟州的山路。除了雪之外夏天的大雨也會引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對交通的破壞『性』一點不比雪小。
也不僅僅是蘭州通往湟州的這條路很爛,從蘭州出發到涼州的驛道也好不到哪兒去。冬天依舊會被大雪阻隔,夏天照樣逃不脫泥濘難行的宿命。
眼看來湟州和涼州的商隊越來越多,他們又沒有水虎翼不計成本的運輸能力,所以洪濤咬了咬牙,修路!
其它一切建設都拖後,集中人力物力修路。先修涼州到蘭州的驛道,這裡山勢沒那麼險峻,施工難度低不少。
他要修的不是土路,也不是硬化路,而是石路。在有土層覆蓋的地段用半米高、一尺粗細的方形石條豎著排列形成路面,就像是鉛字排版一樣。遇到岩石層乾脆就原地取平,不用大動干戈。
這樣的路面只有一個好處,結實耐用。很多歐洲城市和歷史久遠的村鎮裡都能看到這種路面,它們歷經了幾百年依舊可以使用,不會塌陷也不會開裂。歲月只能在石頭上面留下淺淺的痕跡,稍微顛簸一些,但不影響主要功能。
有好就有壞,這種石頭路的缺陷也非常明顯,它的施工量比較大,不僅僅要開採石料,還得挖掘溝槽,比修建一條碎石路成本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