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公趙倜、議國公趙佖,一王兩國公,按照兄弟排行左高右低站在洪濤的大帳裡,六隻眼睛三對裡都是好奇,齊刷刷的盯著傳說中的姑丈加老師。
“正衣冠……”洪濤的大帳裡只有皇子和裴英,其他人必須離開五丈之外。裴英此時變成了主持人,由他主持皇子的拜師禮。以前洪濤的太子少保只是個榮譽,現在成真了,必須有個儀式。
古人一生中有四大禮,從小開始依次是入學禮、成人禮、婚禮和葬禮。入學禮亦做拜師禮,乃人生最初的大禮,很受重視,也很嚴肅。
另外古人還認為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老師是僅次於父母的存在,建立如此重大的關係,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
尋常人家都如此重視,皇子拜師肯定得更隆重。不過情況有些特殊,此處是軍營又是前線,真沒地方弄那些禮器和儀仗,只能一切從簡。
排場可以簡化,但禮數不能簡化,裴英就是幹這個活兒的。三位皇子按照他的宣唱一板一眼的整理衣冠、拜天拜地拜老師、獻上拜師禮。
這個拜師禮就是所謂的束脩,全稱為六禮束脩。既不是給老師的工資,也不是賄賂,僅僅做為一種禮器和禮儀,上至皇家下到平民百姓皆相同。
一根芹菜寓意學生勤奮好學;一把蓮子象徵老師苦心教授;一把紅豆討個吉利;還有紅棗、桂圓、肉乾,總共六種。
洪濤收下了三位皇子的束脩,就意味著成了他們的老師,而且是一輩子。只要老師不舉行特殊儀式公開宣佈和學生斷絕師生關係,就一輩子都是他們的老師,受師生之禮。
禮儀還沒完,接著皇子們挨個去銅盆裡洗手,再回到書案前規規矩矩站好。裴英端上托盤,上置『毛』筆和硃砂。洪濤需要用『毛』筆蘸硃砂在每位皇子眉心上點個紅痣。痣和智諧音,這叫硃砂開智。
接下來再換普通筆墨紙硯,由三位皇子每人寫下一個字。不管這個字寫得多難看,都象徵著從此步入學業,以後就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了。
“三位殿下和本官還未曾正式見過面,老師收了你們的拜師禮,卻沒有準備回禮。這裡有三本書,都是老師所著,一本算經、一本錢經、一本煉經。你們從小到大,由佖兒先挑。來吧,選一本你喜歡的。”
學生給老師束脩,老師需不需要回禮裴英沒說,此時他已經退到了大帳門口,眼觀鼻鼻觀嘴就和睡著了一般。
洪濤覺得禮尚往來比較合適,送書也比較有意義。當然了,不指望他們能看懂,只是想看看三位皇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