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黃金(2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量為一萬兩出頭,確實有點少。

王冠家倒是可以幫著在汀州、南恩州、甚至登州購買黃金,但遠水解不了近渴,要想快速獲得足夠的黃金當貨幣,只能依靠這些商人。利潤足夠的話,黃金就算產自珠穆朗瑪峰上,他們也能想辦法給扣下來。

除了黃金來源之外,洪濤還得設計一種重量合理、價值合適的金幣做為標準幣值。

圖案什麼的倒在其次,啥樣都成,最主要是得參考北宋的黃金價格,別忙活了半天又出現銅錢那樣的結果,大家全不花金幣了,都攢著鑄造金佛。

在北宋『政府』能控制的地區,黃金實行禁榷制,只有官價。最初的定價為十貫,而銀的定價為一貫。不過銀價浮動比較大,時漲時落,而黃金的價格比較穩定,基本是緩緩的上升。

神宗登基時,市面上的金價在一兩十三貫左右,到了元豐五年,市面上的金價也在十五貫以內。

不過有些資料洪濤看不太懂,比如說紫磨黃金、上等金、次等金、金沙之類的品階劃分,互相之間的價格能相差二三倍,估計是純度不同吧。反正紫磨黃金就是北宋最純的黃金了,價格也最高。

那黃金到底怎麼區分純度呢?古人靠觀察和經驗,比重這個玩意還無法精細測量,只能是大概其的猜。

比如說紫磨黃金,就算是比較純的,更純的叫赤金,到底怎麼個赤法洪濤也不清楚。他也不想清楚,因為他不準備用現有的純度當標準。既然是自己發行貨幣,對不起,只能霸道一次了,就按自己的標準。

古人已經懂得用汞來提純黃金了,後世裡起了個名字叫汞齊化。就是用汞和金沙加水研磨,黃金和汞形成汞齊,再加熱把汞蒸發掉,剩下的就是黃金。如果還嫌不夠純,那就再把汞齊化過程反覆幾次,估計純度怎麼也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不過汞可是劇毒,稍不留意就得出人命,所以提純黃金在古代是個很需要技術也很要命的活兒,一般人還幹不了。

洪濤不打算和古人搶這碗飯吃,也沒必要改進提純黃金的技術。他覺得在古人的基礎上用最簡單的方式獲得相對更純的黃金就足夠了。

辦法很簡單,把成『色』不足的黃金加入硼砂融化,裡面的雜質就會被硼氧化浮在上層,去除之後就能提純。而去除掉的雜質別扔,攢多一點用強酸溶解,過濾蒸發之後還可以得到一部分純金。

這就是洪濤雞賊的地方,都能發行貨幣了居然還琢磨著如何去佔小便宜。不是不開眼而是『性』格使然,幹啥事兒要是不能佔便宜他渾身就那麼不得勁兒。

但還不能強買強賣的佔,必須動腦子鬥智,這樣佔到的便宜再小他也覺得無比美妙,忍不住偷著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