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葛大官人慢走……”朱四看到桌上這枚金幣眼仁立馬也成黃的了,一溜小跑竄過來抓起金幣,又一溜小跑到了店門口送客,一來一回居然還趕在了客人前面。
“唉唉唉,朱掌櫃,這幾位是什麼來頭?”等人都走遠了屋裡的人才轉回頭,開始打聽來歷。
“哎呦,可了不得,是跟著王大官人來的明州豪客,光拓荒田就有八百多畝,還包了風雪樓裡最好的屋子、最好的姑娘。”朱四對常來店裡的顧客如數家珍,甚至每個人喜歡吃鹹吃淡都記得。
“……朱掌櫃,這是我的。”屋裡暫時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片刻之後又有人起身,扔下幾枚新幣向外走去。
這還不算完,大家好像商量好的一般也紛紛結賬走人了,有些人碗裡的湯餅還沒怎麼動,這讓朱四有點『迷』糊,甚至拿起筷子挑著嚐了嚐,生怕是自己出了差錯壞了名聲,可是怎麼嘗也沒發現食物的味道和以前有什麼區別。
食物肯定沒『毛』病,大家也不是因為食物不好吃走的,現在就算把山珍海味端上來,他們恐怕也不會多停留片刻,因為嗅到了更好的味道……錢!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商人,什麼勤奮、誠信都要排在後幾位,首先得有敏銳的嗅覺,能及時發現新的利潤增長點。不能說別人都開始大規模投入了你才看出來,那永遠也吃不上肥肉,頂多跟在後面喝湯。
最先結賬走的幾個人屬於家大業大、見多識廣、站得高看得遠的,他們能從公債說明上分析出不同的含義,基本都是靠著經驗。
後面跟著結賬的這幾位沒那麼大家業,也見識不到太多大場面,更讀不懂公債說明書裡的真正含義,但是不耽誤他們跟在大商人後面看個究竟。
這就叫商業嗅覺。它和學問高低、知識多少、資本大小、家庭出身沒有直接關係,很像是一種本能,也需要後天培養。
像朱四店鋪裡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孤例,自打發行公債的佈告貼出來之後,這個話題就蓋過了各種商品資訊,成為了商人們之間最普遍的話題。各種議論、各種觀點層出不窮,但說的多買的少,大家都『摸』不準這種新事物的脈絡,不敢貿然出手。
但這個僵持的局面突然在十幾天之後被一件很小的小事兒給打破了,有幾個回鶻商人在風雪樓裡喝了不少酒,再被姑娘們一扇呼,就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結果花禿嚕了,結賬的時候把身上的錢全掏了出來,還差三枚金幣。
想在風雪樓裡賴賬肯定不成,唯一的後果就是被警察抓起來,完事兒還得把錢補齊,又多出來一筆罰款。要是真沒錢也成,去礦山挖礦吧,什麼時候掙夠了什麼時候放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