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人裡就有三分之一是新兵,趁著機會也得讓他們見見血,光在家裡訓練,練的再好也是枉然。
另外還有三百多新軍是不能動的,他們需要駐守三十多座烽火臺,每個臺駐紮五名新軍和十匹戰馬,一個月一輪換。
這些烽火臺大部分全是這兩年新建的,西起肅州、北至石羊河下游大漠邊緣、東到甘涼路與西夏的邊境。它們的作用只有一個,預警。
用烽火臺預警古而有之,到了洪濤這裡也無法免俗,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更快的預警方式了。這些烽火臺相距三十里,白天用煙晚上看火,一晝夜可以把警報傳遞兩千裡遠。
以甘涼路的面積,任何一個點出現問題,涼州都能在六個時辰內接到訊息,算上做出反應的時間不超過十個時辰。
這種速度在沒有電報的古代已經算非常非常快的了,只要守軍能堅持二十個時辰不被攻陷,援軍就會趕到。
按照目前周邊各國的戰鬥力,洪濤覺得只要地形不太複雜、氣候不太惡劣,五千左右的新軍就能把任何來犯之敵擊潰,能留下多少得看對方跑的快不快。
對於帥司大人沒災沒禍的要帶兵東進,涼州城裡沒一個人表示反對。這位帥司大人是屬雪狐的,天一暖和就老實,乾的基本都是正事;天一冷就兩眼冒光,除了折騰就是搗『亂』。全涼州軍民一入冬就要進入三防時間,防雪、防風、防狼群。
這裡的狼群不是指大自然的草原狼,它們都快被拓荒民殺乾淨了,就算還有殘部,也不敢再進入涼州附近活動。
老百姓嘴中的狼群是指帥司大人和他身邊的那群孩子。只要這位大人能在冬天離開,不管去幹啥大家都不會反對,還得歡送。打仗就更不用擔心了,天煞星最拿手的就是殺人。
這次出征的隊伍裡多了三個穿著縮小版甲冑的小男孩,新軍們對帥司大人帶著孩子上戰場也習以為常了。可皇子們沒這麼淡定,這可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興奮、忐忑、好奇、畏懼,反正幾十種情緒全都攪合在了一起,自己都分不清。
“本王長大之後也要做姑丈一樣的大將軍!”再看到滿城軍將和沿途的拓荒民全都自發出來歡送,趙傭激動得直哆嗦,忍不住從車廂裡站起身,衝著百姓們揮手致意,很有點御駕親征的感覺。
“你快拉倒吧,這都是一群白眼狼,巴不得咱們開春之前全別回來。”
洪濤非常明白大家對自己的看法,但就是改不了。你說大冬天的全窩在屋子裡待著有什麼意思,自己不過是號召並帶頭進行冰雪運動,咋就那麼招人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