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還在洪濤就覺得是好訊息,知道他們的具體去向就更好了。一秒記住【 】,!另一個好訊息則是週一日、綠荷、紫菊、許東來、高翠峰等人都安全離開了大名府返回駙馬府,朝廷裡好像也沒人對她們感興趣。
遠在湟州的王三和駐守渭橋鎮的王十一也返回了駙馬府,不過湟州銀行的人還保留。朝廷怕直接廢除新幣會引起民『亂』,暫時還沒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索『性』就蕭規曹隨維持著,連同大名府銀行和那些棉農也是一個待遇。
剩下的全是有關朝政的訊息,俗話講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位再怎麼追求平穩也要啟用幾個自己人。誰是趙顥的自己人呢?看到人名之後洪濤都糊塗了。李公麟成了中書侍郎、蘇軾就任尚書右丞。
蘇軾、李公麟!要說章惇在政務上有些能力眼光洪濤承認,在神宗朝的時候他就已經嶄『露』頭角。但蘇軾和李公麟能幹嘛,當個御史之類的職務挑挑『毛』病足矣,別再委以重任啦,詩詞歌賦好不意味著治理國家就拿手。
很顯然新皇帝不是這麼想的,他本身就是藝術範兒,詩詞繪畫都愛,還寫得一手很不錯的飛白體。這下詩畫字算是湊齊了,以後在崇政殿裡尚書右丞作詩、皇帝文案、中書侍郎配圖,成立個漫畫社不求人。
當然了,新皇帝不會出漫畫書,除了說得來之外,這兩個人的入帶著濃重的和稀泥味道,保不齊後面還有高太后指點。
目前總體上講是舊黨得勢,不管皇帝還是太后都不太喜歡新政。但此時的舊黨和新黨已經不是原來的格局了,讓駙馬和神宗皇帝這麼一折騰兩黨處於蜜月期,聯合了。
新皇帝剛上臺就要面對王安石和司馬光這麼兩位話語權極大、黨羽眾多的重臣,權力肯定會受到剝奪。
怎麼辦呢?在這一點上歷代皇帝都有絕招,比如培植一派新勢力讓他們和原本的勢力鬥爭,皇帝左右逢源才能保住權力、坐穩皇位。
章惇、蘇軾、李公麟正好符合這個要求。他們的主張和新黨、舊黨都有不同,兩邊誰也不待見他們。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皇帝看中,才能有能力對抗舊勢力。
其實當初的洪濤就是這個角『色』,是神宗皇帝找來專門攪混水用的。不過洪濤的能力有點太大,不光把水攪混還把水缸也攪破了,這才讓皇帝看到了外面的新世界,萌生了更大的*。
如果神宗皇帝不死,這條路還會繼續走下去,洪濤的攪屎棍子也還得當下去。啥時候皇帝覺得不需要這根棍子了,或者覺得棍子不太受控,也會啟用像章惇、蘇軾、李公麟這樣的新勢力來打壓洪濤。只要雙方爭鬥一起,皇帝就有很多機會從中拉偏手、找紕漏,隨時都能致一方於死地。
但是這種人玩人、借力打力的政治遊戲對把控者的技術要求非常高,不是誰都能玩成功的,玩不好的結果就是兩邊都得罪,最終也沒好下場。
最後一個罐頭裡是個壞訊息,化學實驗室和化肥廠沒了。高俅嚴格遵守了命令,朝廷派來的官員剛到邯鄲縣城他就在當晚引爆了銨油『藥』,半座山都炸塌了。
目前高俅帶著化工廠的幾名骨幹工匠已經回到了開封城內,住在山川都察院提供的院子裡,有吃有喝挺安全。
但高俅的精神狀態不太好,上百名工匠跟著化肥廠一起被大山埋葬了,雖然這是洪濤的命令,他還是對這些一起工作了很久的同僚之死抱著深深的愧疚。整天在街邊向窮人施捨粥飯,想以此撫平心靈創傷。
反倒是洪濤最關心的新軍問題王十沒有獲得任何情報,想來她還沒有滲透到朝廷高層的身邊,對於這種機密無從得知。
但沒訊息就等於好訊息,至少說明朝廷沒打算大動干戈消滅這支隊伍。只要新軍還在,不管誰來指揮、也不管戰鬥力如何,總比讓這些為國流血的軍人蒙冤強。
假如朝廷想收編這支新軍並交給別人指揮的話,洪濤就不打算再讓王大她們幾個留在新軍中了。新的指揮官肯定來自禁軍,和王大她們幾個的指揮作戰理念是衝突的,且很難調和,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對立。
在軍中弄死幾個人真的太容易了,都不用自己人動手,只需幾個小小的誤會,西夏軍隊和遼軍就非常樂意幫忙。
“你們可曾發現了朝廷的破綻?”看完密信,洪濤讓王七謄寫了一份,原件毀掉,然後把孩子們都叫來,讓她們也都知道目前的狀況,同時還得動腦子想更多為什麼和怎麼辦。
“朝廷應該把新軍打散分配到禁軍中去,不用太久就能讓禁軍掌握火箭和攻城弩的正確使用方法,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