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讓孩子們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十姐或者十妹之所以待人陰毒並不是她天『性』如此,百分百就是和養父學的。
養父有很多分身,有的孩子繼承了堅毅勇敢,比如王大、王三;有的孩子學到了機敏善研,比如王四、王五、王七;有的孩子受到精於算計的影響,比如王二、王六和王八;也有的孩子變得和王十、王十三一般。
“這個姓商的傢伙壞透了,他說民不能學習、不能做買賣、不能做工、不能隨便走動、不能有太多娛樂,分心的東西太多就不能安心種地了。他還說……”
看到養父對商鞅這麼恨,王十二立刻站穩了立場,開始揭發檢舉,打算多提供一些商鞅的罪證讓養父好好批判批判。批判痛快了,大家就沒事兒了。
“你也看了?”可惜王十二拍馬屁的功夫太差,經常拍在馬蹄上。
“……是、是郡王……不對,是齊王殿下的書,九哥和孩兒借閱而已……”王十二立馬就傻眼了,他拍馬屁不在行找替死鬼倒是很熟練,一下就把責任推到了趙傭頭上。
“……怪不得呢,幹什麼吆喝什麼。本官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商鞅這套馭民之術只適用於戰時迅速提升國力,且副作用非常之大。秦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它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強國必先智民、富民,國家是一家一戶的集合,民為骨國為皮『毛』,骨頭都酥了皮『毛』能油光發亮嗎?”
這次王十二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一聽說是趙傭的書洪濤立馬就消了氣。人家是奔著未來皇帝去的,讀一讀這種馭民之術再正常不過,不讀才不正常。
至於說商鞅講的對不對,這話要兩說。對於統治者而言這個辦法太尼瑪對了,假如能百分百執行,那整個國家就是個大螞蟻窩。
統治階級是蟻后,其他人全都是螞蟻,除了幹活之外不給蟻后添一點麻煩,既不用考慮教育也不用為醫療、養老『操』心,管理成本非常低、管理效率非常高。
但人不是螞蟻,之所以稱為人,源於有思想、有慾望、有私心。滅人『性』一時可以,時間長了沒有成功的案例。總體上講是不可能的,只要滅不了人『性』,這種統治方式就無法長久。
這個結論並不是洪濤的總結,而是被歷史證明過。秦國二世而亡就是案例,另外後世有人也曾經嘗試過商鞅的馭民五術。
結果折騰了十多年,把道德、文化毀得千瘡百孔,副作用一直持續到洪濤穿越時依舊沒消除。到底成不成功呢?得讓後人評價。
“……爹爹,孩兒還有一事不明。假如百姓都如爹爹一般……不,百姓只要都如我們,即便爹爹當了皇帝怕也很難保住皇位吧?”王九今天確實有點皮肉癢癢,三巴掌還沒挨夠,爭先恐後的往前湊。
“老九!難道你還敢造爹爹的反!”這回不用洪濤輪巴掌了,王大一把揪住了王九的脖領子,瞪著一雙大眼珠子怒目而視。
更有意思的一幕不是王大和王九,而是其他幾個孩子。他們只遲疑了幾秒鐘就全都站到了王大一側,打算和這位兄弟劃清界限。
“哎,放開他!你這當大姐的有點太霸道了,討論問題就是討論問題,別動不動就給別人扣帽子。這麼一來以後誰還敢說真話?難道你以為大家嘴上全說遵命心裡就真的認同了嗎?道理必須講通才能讓人信服,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說的全隊,包括你們爹爹我。”
“還有你們幾個,此時不該站出來以理服人、據理力爭嗎?我就不信你們都認為王九說的大逆不道。因為她是大姐就盲從,這樣的人可以當我王詵的子女,但不配做我的學生。去把火鍋點上,這裡的羊肉不錯,咱們一邊吃一邊聊。再派人在帳外盯著點,任何人不許靠近!”
以前洪濤從來沒明確和孩子們講解過有關皇帝的問題,主要是他們還小,這個話題又太要命,一旦洩『露』出去再被有心人聽到並加以利用,就是大麻煩。
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整天守在自己身邊聽課,是時候把有些問題深入探討探討了。想讓孩子們幫自己做事,就得先讓她們明白自己的想法,否則會好心辦壞事兒的。
“不知道你們看史書的時候留意過沒有,上面記載的那些帝王不管成就高低都有個通病,時間一長或者年紀一大執政能力就會出現偏差。通常而言,國家要想長久發展下去,除了有適合的政策之外,還不能犯大錯。”
“一個壞政策往往十個好政策都彌補不過來,俗話講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那你們覺得該如何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注意啊,是儘量避免,任何時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