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程咬金,把錢家的風頭給搶了。
不過廣告效應比錢家來做一點都不次,在明州、杭州、台州一帶做買賣的甘涼路商人很多,既然老鄉成功了,再加上對湟州銀行的信任,明州郵局的業務量立刻就多了起來。
剛開始全是甘涼路商人登門,馬上又有福建商人加入,連帶著河北路商人也一起跟進。
據說兩淮修河制置使、涼王王浩也是這裡的大客戶,他的手下正在河北路僱人砍伐樹木,所需費用也是透過順豐郵局直接轉往大名府銀行,再在當地提取現金,方便極了。
要說這兩個順風真尼瑪會做生意,啥貨物都不賣一年到頭可不少賺,只需看看各地順風鏢局門庭若市的場面就知道了。
可惜這個買賣誰也不敢搶,要論走南闖北,誰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全能平趟,半路出事兒就不是小事兒,錢財好說,人命咋賠?不用多,每年來幾次就沒人敢來花錢買方便和安全了。
那順風鏢局為啥能做到萬無一失呢?沿途的歹人急眼了連官軍衙役都敢搶,沒有不敢搶鏢局的道理。
嘿,至今為止還真沒人敢搶順風鏢局,原因很簡單,據說鏢局裡的鏢師全都是退役的新軍,其中還有不少蕃人和党項人。
光聽到涼王的名號,百分之九十的官府就選擇退避三舍了。這位沒法惹,根本不講官場規矩,動不動就喜歡把人掛到木杆上,睜隻眼閉隻眼算了。
但道上的綠林好漢可不管誰是涼王,但他們怕新軍。退役的新軍也是新軍,那可是三千敵十萬、打得西夏人聞風喪膽的強軍,殺人殺的手軟,誰覺得自己比西夏正規軍還厲害大可去試試。
隨著幽州被宋軍攻陷,就算有極個別膽大妄為的盜匪團伙,也把試試看的念頭收了起來。涼王帶著三萬新軍切瓜砍菜一般衝進析津府,打得幾十萬契丹精銳抱頭鼠竄。如果不是朝廷拖後腿,遼國皇帝肯定也跑不掉,一併全給抓回來。
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老百姓才不管呢,反正福州日報上寫的、瓦市裡說的涼王傳都是這麼講的,涼王是大英雄、新軍是百勝軍、朝廷『奸』臣是大壞蛋,聽著很過癮嘛。
此時誰要是還敢去搶新軍的鏢車,那就不再是武力值問題了,而是人品問題,會被道上的同行所不齒。
其實膽大的人不光有,還不少呢。人要是餓極了、窮狠了,誰管你是不是涼王、是不是英雄,照搶不誤。
不過真沒有一個成功的,面對裝備了蠍子弩和鍊甲的鏢師,別說小股盜匪,就算內地禁軍來了照樣沒戲。只有邊關那些經歷過血雨腥風洗禮的邊軍才能與之一戰,還得戰術得當,否則也打不贏。
這還得感謝北宋朝廷的弱枝強幹政策,為了防止內『亂』,宋朝各地的武備力量非常弱,弱到各州城連城牆都不能維護修建。民間倒是可以持有武器,但只能裝備軟弓布甲,戰馬更是別想。
拿這點裝備去對付退伍新軍和特種兵,換成契丹人也沒戲。很多時候都不用發『射』弩箭,三兩個鏢師騎著馬一個衝鋒,對面幾十口子就全跑了,還剩下好幾個被馬匹撞得骨斷筋折的。
更可怕的還不是鏢師,而是鏢師背後的一股神秘力量。搶劫鏢車失敗跑就是了,大不了下次碰到鏢車躲著走。要是這麼想可就錯了,凡是敢打順風鏢局和郵遞車輛的人,不管是官還是匪全不得好死。
快了十天半個月,慢了一年半載,凡參與過此事的人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人弄死,且沒一個能死痛快的,有時候還會連累家人朋友。
剛開始大家還沒留意,可不知道從誰嘴裡傳出來個推論,說是死的人都曾經搶過順風鏢局和順風郵遞的車輛,這是遭到報復了。
幾年下來,隨著類似事情越來越多,這個流言也越傳越真,還加上了不少神秘『色』彩。說新軍之所以戰無不勝,並不是領導有方、三軍用命,而是學了涼王的法術。
這些鏢師不用看到人,百里之外照樣能取敵人項上人頭。但也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涼王教師他們法術的時候下了法門,為非作歹會被反噬,只要不惹他們就不會遭到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