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借力(1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洪濤和他說了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洪濤只是告訴他,自己這裡還有很多絕技沒露,想學不?想像朱八斤那樣老了之後有一大堆徒子徒孫孝敬不?想的話就趕緊吃飯,每天臉上笑容少於兩個時辰,這些絕技就傳授給別人了。

要不說洪濤壞呢,他這是專門捅別人軟肋。這些老工匠不太怕死,反正歲數也大了。但他們怕兒孫沒了好手藝吃虧,所以只要能有機會學新手藝,個個眼睛瞪得和包子一邊大,看誰都像看敵人似的,生怕別人來搶。

在這種狀態下,別說只是殘了一隻右手,就算得了半身不遂,靠另外半個身子也能爬到工地上去,只要不嚥氣就得學啊。

“本官和個一元一次方程都學不會的莽漢無話可說,快快把他帶走。”數學,這是王冠的死穴。從開封到京兆府走了一路,他愣是連個方程式都記不住,連五六十歲的老工匠都不如。

“大人,末將還有一事想說。城內如此多蕃兵恐是不妥,一旦有變悔之晚矣。”別看王冠的數學不咋地,心思還是挺細的,總覺得蕃人靠不住。

“哎呀,王大人,莫要再找大人罵街了,來來來,先去我的作坊裡看看,那邊多一半也是蕃人做工。他們是笨了點,但只要肯教就肯做,沒那麼多花花腸子,反倒比宋人學得快。”

一聽王冠提起了蕃人的問題,王大頭乾脆都不讓他說完,就用左手連拉帶拽的往外趕,同時還為蕃人正了正名。

這個問題幾個月以前大家都曾經或多或少的向駙馬提起過,在內地人的腦子裡,一提蕃人就是反覆無常、粗俗無禮、骯髒野蠻的形象。

但經過這幾個月的相處,很多宋人都逐漸轉變了原本的認識。和駙馬所說的一樣,蕃人也是人,和宋人沒什麼差別的人。除了語言不通之外,他們也知道學手藝是好事兒,認真程度並不比宋人學徒差,甚至更能吃苦、更勤勞。

至於說可靠性的問題,駙馬說了,如果像以前對待蕃人一般對待宋人,也談不上可靠性。信任是互相的,要想獲得別人的信任,就先得付出基本的信任並平等相待。

所以現在各個工坊之中已經嚴禁再用蕃人、宋人之類的詞彙去區分工匠成分了,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工序卡。誰幹的好誰就是大匠,拿高工資、高待遇,乾的不好,無論蕃人還是宋人一律開除。

另外蕃人也不是一無是處,人家在皮革處理工藝上的手藝並不比宋朝的工匠差,甚至某些方面還要高明許多。

洪濤給了黃懷安三個名額,讓他刻意去聘請手藝精湛的蕃人皮匠到工坊裡任職,一來就是僅次於工程師的技術員級別待遇。

有了這樣的先例,其餘的蕃人也就稍稍安心了。古人真沒有後世人那麼多心眼和想法,他們對生活的認知還比較淳樸,也看不到太遠。只要覺得你對他們公平、有善意,就不會再糾結宋人是否狡猾、不可信的問題。

雙方都有了基本信任,下面的工作也就好展開。目前自願來工坊裡做工的蕃人學徒越來越多,已經到了需要走後門進入的程度。為此溪羅撒還找過洪濤好幾次,強烈要求先招收唃廝囉部的族人,但是被拒絕了。

洪濤給出的回答是:吐蕃部落向來以能力為上,誰有本事誰沒本事說了不算,得透過招工考核檢驗。如果自己給了唃廝囉族人特權,是不是意味著唃廝囉部族是需要別人照顧的軟蛋呢?

當時溪羅撒都快把牙咬碎了,也沒找到反駁帥司大人的理由。

沒錯啊,如果不是弱者為啥要別人照顧呢?可是不照顧,自己族人進入工坊學技術的機會就會降低。一邊是自尊、一邊是實惠,這讓溪羅撒的腦袋有點不夠用了,兩難!

“我們宋人有個諺語是這麼說的,起得早不見得身體好、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是凡事都要去爭先,有時候耐心才是最可貴的美德。不要急,唃廝囉族人都已經進入本官的衛隊了,你難道不覺得是個好事兒嗎?假如,我說假如啊,你幾年之後要帶著族人繼續西遷,光有一群能工巧匠,可否打得過如狼似虎的羌人、回鶻人?”光拒絕還不成,洪濤還得忽悠溪羅撒。他是目前自己能依仗的唯一一支軍事力量,必須給點甜頭。

“大人是想讓我的族人入宋人軍隊?”但凡能當一族首領基本就沒一個笨蛋,溪羅撒立刻就聽出點眉目來了。

“不不不,宋人的大官不全像本官一樣通情達理,有很多時候他們對族群的芥蒂比實際情況還嚴重。即便你們加入了宋朝禁軍,也是受欺負的人群,何必呢。”讓蕃人加入禁軍,這個事兒洪濤從來沒打算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