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牆的每個射擊口後都有個長方形的木頭架子,很簡陋,談不上任何美感,但絕對很結實,最細的木料也得胳膊粗細。
每個架子上面都放著一具馬蜂窩,洪濤所說的標尺就是架子下面的兩根立柱,上面刻著簡單的四五條橫線。這兩條立柱是活動的,可以帶著上面的板子一起升降,城牆上的守軍不用探出身體,就把馬蜂窩的上下角度也調節了。
具體哪個刻度是多少步遠前些日子已經測量過了,調整的時候根本不用想,把正確刻度卡住就成,射出去準不準連洪濤自己都不知道。
火箭這個玩意射程遠、威力大,可它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準兒,弄出射界也頂多是機率學上的相對準確。
蔣大郎說的很準,敵軍在漫天號角聲中越走越近,在距離城牆三百米做魚才開始射箭。有些箭矢打在冰牆上叮噹亂響,有些乾脆就跨射到了城內,還有被城垛阻隔之後掉落的。射擊密度很大,頻率也很快。
“蹲好……不要慌……大郎,去看看敵人的距離。”洪濤是不敢再露頭向外看了,身邊的馬蜂窩木架上中了好幾箭,整個箭頭都看不見了,力道可想而知。但也不能光躲著不還擊啊,這個艱鉅而又光榮的任務只能由蔣大郎來完成。
“二百三十步……二百步……大人,他們要衝鋒了……”蔣大郎已經被自己這位領導的臉皮厚度打敗過很多次了,見怪不怪,當下起身藏在城垛後面探頭看一眼就彙報一次。
洪濤向左右看了看,還成,所有廂役都老老實實的蹲在城垛後面,好像沒看到有被射中的。
這就很好嘛,看起來兒童團和青年團手中的蠍子弩暫時用不上了,她們得到的命令就是誰跑就射誰,不用警告也不用追,往死裡射。
“衝吧,不衝咋死呢……哎,我剛發現啊,夏人的箭羽是用木片做的,這有什麼講究嗎?”利用這個間隙,洪濤伸手從旁邊的木架上折斷了一根箭矢,想看看它與宋人的箭有什麼不同。
箭頭是看不到了,扎那麼深拔不動,但是箭羽的構造還真的很不同。它們是用木片做的,不是傳統的飛禽尾羽。
“這是夏人的木羽箭,專門配合神臂弩用的,好像這樣的箭飛的更遠,為什麼末將也不清楚。大人,快到一百步了!”蔣大郎腦門上的冷汗都出來了,真想一腳踢翻這個狗屁也不懂的傢伙由自己指揮戰鬥。
打仗哪兒有這麼打的,都是在最遠距離射箭,力求能多射幾輪,一旦敵人跑近了城上的人就失去了居高臨下的優勢。
在百步以內和城下的敵軍互相對射,不管是神臂弓還是神臂弩的命中率都非常高,只能以命換命。
這是攻城一方最喜歡看到的結果,因為攻城的總是比守城的人多,不怕換,二換一甚至三換一都樂意。
“唉,你打仗還真不如二郎,膽子太小啦。王大,下令點火……”總讓蔣大郎這麼擔驚受怕也不太合適,洪濤原本想等敵人再衝近一些,現在看來得提前點了。
“吼……”好像是知道了洪濤的用心,夏人非常配合。點火的命令剛下達,城外就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吼聲,然後大地也跟著一起震動了起來,彷彿有千軍萬馬奔騰著。
“廢物,我讓你跑!看什麼看,把香拿起來點火!”隨著這一聲怒吼,城牆上也發生了變化。終於有兩名廂役精神上扛不住,起身就要往下面跑,結果被蠍子弩從身後射倒。
“大郎,別怪本官沒提醒你,像我這樣把布弄溼捂住口鼻……祈禱吧……”洪濤沒有去關注那兩名逃兵的命運,他們必須死,哪怕還有一口氣,等敵人的箭雨一停,也會被兒童團補刀的。
“轟……嗚……嗷……嗖……嚯嚯嚯……”蔣大郎顯然不太相信領導,遲疑了幾秒鐘,然後就後悔了。
訓練時幾具馬蜂窩發射的場面他見過,是挺唬人的,但也僅僅唬人而已。和上百具馬蜂窩一起發射相比,平時的訓練簡直就是兒戲。
光是發射時的爆破聲就已經把城外所有的怒吼、腳步聲蓋住了,然後就是各種各樣的尖嘯,音調的高低、長短都不太相同。相同的是被群山擴大之後都那麼淒厲、哀傷。
這只是對耳朵的刺激,接著就是眼睛和鼻子了。估計遠處山頭上的哨兵會看得更真切、更全面。馬尾城的東側和北側城牆上瞬間就竄起了七八米高的濃煙,還有無數道飛行的煙霧軌跡。
其實洪濤自己也被嚇了一跳,他只是想象著大規模發射可能有點震撼,沒想到會這麼震撼。
同樣的,連同蔣大郎在內的大部分廂役也都被嚇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