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弄右邊,他一個人用兩把,還不忘提醒其他人。
不過其他人好像都不用提醒,該上弦的上弦、該抽刀的抽刀,隊伍也不再僅僅是前中後三段,已經有人催馬向兩側高坡上跑去。
這些人確實和普通商隊不同,戰鬥好像已經融入了血液,同隊的蕃人只是看著嚇人,此時還傻乎乎的沒什麼感覺。
浩門部的營地轉過小坡就是,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氈帳散佈在小溪北岸,面前就是涓涓不斷的雪水,背後則是綠油油的草地,再高一些還有稀稀落落的樹林,真是個不錯的地方。
看樣子他們到此也沒有多久,很多固定氈帳的木樁都是新的,樹皮還沒幹透呢。遊牧民族不見得每個季節都換地方,但至少得有冬夏兩個草場,這裡應該就是他們的夏季草場了。
大部分吐蕃人沒有姓氏,只有名,三個字或者四個字。但是有地位、有官職的吐蕃人會用官職或者領地放在名前面做為姓,比如這個叫浩門.折逋葛丹的男人。
折逋葛丹是他的名,浩門是他部族以前的領地。不過那個地方現在已經在西夏涼州境內了,叫浩門谷。
可能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他們不甘心西遷,哪怕回不到祖先的領地,也儘量在離它近一些的地方默默關注、默默守護。
折逋葛丹還是挺好客的,尤其是見到富姬拿出來的禮物之後,立刻就要叫人宰殺牛羊款待貴客。
這種本身就白裡透青的鋼刀非常鋒利且堅韌,與尋常刀劍全力相撞對方肯定會折斷,此刀上頂多有個小缺口。牧人最愛的就是馬和刀,前者是他們的腿,後者既是身份象徵,又是保命工具。
“問問他們知道不知道北邊夏人築城的事兒,或者認識不認識古骨龍城那邊一個叫訛力命的羌人部落。”
洪濤對這時候牧民的牛羊肉沒太大興趣,作料太少還不熟,他急於想知道夏人的動靜,然後才好有針對性的部署自己這邊的工作。
根據公文上的記載,最先發現並上報這個情況的就是古骨龍城附近一支叫做訛力命的羌人部落,但湟州城內包括溪羅撒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他說那不是部落,而是夏國的罪犯。他們在夏國無法存活,會被夏人軍隊追殺,不得已才跑進大宋。也不敢靠近寨堡,只能在大山裡出沒。會馴養一些牛羊,但大部分靠盜搶,專門襲擊兩國邊境附近的小部落和商隊,所以勸我們最好不要去。”
透過蕃人的轉譯,再經過富姬的轉述,洪濤才得到答案。因為他名義上是商隊裡的賬房先生,折逋葛丹是首領,富姬是商隊首領。別看他們都落魄到這兒了,講究還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