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把修河大業進行下去(1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四月初,高翠峰還沒帶著聘禮回來迎娶王三,龐皇后的密使就到了。歷中貴偷偷從應天府溜到了揚子鎮,當面向洪濤透露了一個朝堂機密:王安石上書皇帝建議讓涼王擔任沿江修河制置使。

理由很過硬,春汛以來長江及其支流多處出現水患,給當地造成了很大經濟損失,與其事後賑濟不如防患於未然。

那為啥偏偏讓涼王去呢?王安石提出的理由更充分。第一,淮水大堤是有目共睹的,都水監派人驗看之後在奏章上都不由感嘆,假如河堤都能修成這樣,大宋可保百年不受水患侵襲。

第二,涼王去年曾經給朝廷寫了一份有關長江堤壩和水情的條陳,例數了幾個比較危險的地方,結果就有兩處被不幸言中。

這份報告言辭明確、資料充實,很有前瞻性。同樣是都水監的官員看過之後,批覆說涼王對長江簡直了如指掌,全大宋無出左右。

既然涼王修河堤這麼專業、對長江瞭解的又這麼透徹,那幹嘛不物盡其用讓他多發揮發揮呢。

運河上的船閘已經更換完了一多半,疏通效果非常明顯。剩下的船閘可以慢慢換,與長江水患比起來,幾座船閘顯然要輕很多。

“與其年年治又年年不治,不如交於涼王處置,確保修一處穩妥一處!”這是王安石的觀點,同時也獲得了滿朝文武的贊同。

在修河問題上無論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沒有太大分歧,誰家都有可能位於水患區域,誰也都不願意看到年年有水患發生。只要功勞能算在自己這一邊、責任讓對方承擔,就應該支援嘛。

先把功勞從涼王身上搶走、順手把黑鍋扣上去,這個念頭大家就不保希望了。這位是個瘋子,急眼了什麼事兒都能幹出來。

退而且其次,功勞既不算改革派也不算保守派,責任嘛,肯定也得涼王自己背。不對,還有個王安石呢,誰讓他是舉薦人的。

於是說朝堂裡出現了一個怪現象,王安石提出的建議,改革派居然大力支援,太少見了。

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過場,既然王安石敢提出新的官員任免,肯定私下和皇帝透過風,但說辭可就沒這麼言辭鑿鑿了。

這兩年由於往幽州路大量投資造成了國庫空虛,原本應該用於修繕河堤、治理水患的款項也被挪用了不少,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完全補上。如果真的發生了大範圍水患,一旦追究起來皇帝和王安石都要背黑鍋。

讓涼王出任沿江修河制置使,不僅能向朝野上下昭示朝廷治理水患的決心以安撫民眾,還能借助涼王的財力緩解一下專用款項的大窟窿。只要能拖上半年,等夏稅和秋稅入庫之後就誰也看不出來了。

涼王出任沿江修河制置使的事兒還沒拿到朝堂上討論,龐皇后就得到了訊息。她並不知道王安石給涼王私下寫信求和,更不知道涼王的打算,以為是朝中又有人算計自己的好妹夫,一天都沒敢耽誤,馬上寫信給應天府的歷中貴。

這位皇后貪財、喜歡權利,但為人還是不錯的,至少守信。只要涼王這邊按照當初的約定把她家的利益保證了,朝中有對妹夫不利的事情她就馬上就會出手化解,能不能化解是另一回事。

這兩年楚州化肥廠沒少給她家創造利潤,大寶化妝品連鎖店也在好幾個主要城市開張了,盈利勢頭比化肥廠還快。

年前妹夫又來信提過新的發財專案,打算用登州那邊的皇莊籌建白疊子花合作社,組織當地沒有土地或者土地少的農戶集體大面積種植白疊子花,並在附近建廠建碼頭。

用不了兩三年就能讓精仿棉布進入市場與傳統的麻布、綢緞打擂臺,布匹市場可是僅次於鹽鐵生意的大買賣,獲利極其豐厚。

精仿棉布是個啥成色皇后親身體驗過了,感覺確實不錯,雖然不如綢緞那般華麗,但作為小衣穿更暖和,尤其是冬天。

那幾套由歷中貴送入宮中的褻衣褻褲據說是由妹夫親自設計的,有時候皇后想起來都有點臉紅,還有點嫉妒。嫉妒小姑子有個好丈夫,不光能打仗、能掙錢,還這麼懂得閨房之趣。

有這麼多利益共同點,龐皇后需要做的就是儘量保住妹夫目前的官職穩定,不能沒幹幾年就因為職務調動影響到自己掙錢。

這些事兒皇帝也不是一點都不知道,假裝不知道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誰和錢有仇啊,尤其是不怎麼富的時候。

“請中貴回稟尊上,都是修河制置使,只要不捲入朝堂爭鬥,本王就有閒暇時間搗鼓點小生意,無妨。這些珍珠和珊瑚都來自高麗,離貢品還有差距,還望中貴不要推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