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過分要求(1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如此一來不光解決了齊王和涼王的問題,還把新軍也拿回手裡。涼王不還有個七星軍都指揮使的職務嘛,那就說明新軍是朝廷編制,順理成章收回兵權。

不給就是謀逆,全天下都看著呢。光你們會用報紙有事沒事兒的噁心人玩,這次也嚐嚐自作孽不可活的滋味吧!

此文一出朝野上下再次吵成一團,有人堅持認為齊王和涼王不會有不臣之心,這全是誤會。有人則認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對外作戰的功績是一方面,但也不能因此全盤肯定。

在這件事兒上齊王和涼王做的確實不太合適,怎麼能空口白牙的汙衊朝廷呢。此種先例不能開,必須嚴懲,否則以後誰想說就說,皇帝的威嚴何在?朝廷的威嚴何在?

一時間眾說紛紜爭吵不休,大眾的關注點又從指責朝廷轉移了,開始為到底是誰對誰錯較勁兒,誰也說服不了誰。

此時洪濤在幹嘛呢?他根本就沒怎麼關注這些事兒,而是縮在應理城貓冬呢。這大冬天的,沒事兒就刮白毛風,環境確實有點惡劣。

要不是興慶府被燒燬了,他根本就不想回應理。銀川那地方他後世去過,別看緯度更高一些,但冬天反倒沒那麼冷,風雪也不太多。到了夏季更舒服,白天陽光普照雨水稀少;晚上氣溫驟降,涼爽舒適。

可惜啊,現在那邊不光沒地方落腳還不太安生,經常有小股盜匪從山裡鑽出來肆虐,王大和蔣二郎正帶著新軍和民兵進行冬季大掃蕩呢。

為啥還有民兵,這是洪濤特意安排的。新軍士兵別看打仗厲害,可要論鑽山溝子追蹤小股盜匪,真沒拓荒民和牧民組成的民兵厲害。

興慶府和涼州的地勢差不多,全離山區不遠,來自甘涼路的民兵不會有太大地形障礙,由他們充當帶路黨,配合新軍進行拉網式清繳,效果肯定比光用新軍強很多。

還有五千新軍由王七帶隊去了蘭州,協助趙傭穩住局面。洪濤給王七的命令是,當地禁軍聽齊王指揮,新軍就啥事兒也別插手,讓齊王自己折騰。一旦禁軍裡有人耍骨頭,也不用給誰留情面,就往死裡整,手段越兇殘越好。

這座城市新軍要定了,它的位置太關鍵,西邊連著甘涼路、北面護衛涼州去應理城的驛道、南邊則是出川之後北上的必經之路,東面還可以牽制姚古的秦鳳路禁軍,既是交通樞紐又是一扇大門。

此門一關,誰也別想輕輕鬆鬆的掐斷應理和甘涼路的聯絡,這條路更不能受到威脅,未來好幾年興慶府的建設都需要用它當大動脈輸血。

至於說興慶府的重建問題,這次洪濤沒馬上動手。建是必須建的,還得當成一座大城來建設。但怎麼建、由誰來建,就需要好好琢磨琢磨了。

涼州、甘州、肅州、馬尾城、新湟州、應理城,基本都是自己掏錢建設,然後用城市帶來的各種附加值來慢慢收回投資。

這次洪濤不打算再大包大攬了,城市要建,但投資者必須是城市的主人。也就是說誰需要這座城市誰來建設,自己只是出資方之一,享有一部分管理權。

沒錯,洪濤又開始玩花樣了,不光土地私有化,連城市都私有化。以後這地界兒不再需要朝廷委派的官府,只有城市投資人和當地居民推舉出來的城市代表。

在承認朝廷權利的前提的,城市不享有軍權和鑄幣權,其它方面全都是自己管自己,誰也別想插手進來。

不過暫時這座城市還得有所儀仗,免得有不講理的派兵來強行攻打。於是新軍就成了僱傭軍,每年由城市提供一部分軍費權當稅收,僅此而已。新軍只負責保護城市不受太低侵襲,內部事務不插手。

那党項貴族都跑了,誰會有這麼大財力和這麼高需求來建設城市呢?或者說誰有哪個閒錢往這種戰事初平、還未得到朝廷正式規劃的地方投?

這話可就是老黃曆了,放在五年前除了甘涼路的拓荒民之外指定沒幾個敢投的。現如今不是有順風郵局了嘛,不用個人拿著錢千里迢迢的來這邊買房子置地開買賣,郵局就全給代理了。

郵局會公佈相應的投資專案和預期回報率,只要把錢交給郵局剩下的事兒就全解決了,坐家裡等著三個月或者半年一次的股東大會吧。

順便多說一句,宋人除了喜歡看熱鬧之外,對做買賣也很有天賦。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不太清楚交引這種類似有價證券的玩意,但商人富戶裡面有清楚的。

他們一合計,覺得在順風郵局投資換來的股東憑證和交引相似,有些人可能突然要急用錢,就試著轉手出讓。

結果還真有人出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