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新軍退化、王詵自我膨脹的說法,他們不屑一顧。別的不說,只需去開封城內的幾處大營裡看看新軍的訓練態度和次數就會發現,他們和剛來的時候一模一樣,既沒多一次也不少一次。
軍紀也依舊嚴明,沒有特殊情況從來不許士兵在城市裡閒逛,大營門口木杆上掛著的屍體就是抗命不遵者。如果這也算退化嚴重,自我膨脹,那以前的禁軍豈不成了烏合之眾。
他們到底猜的對不對呢?洪濤只能向有最後一種想法的人說聲佩服。他和新軍確實不是真的退化和膨脹了,這一切全完都是騙局,裝出來的。
此次北伐說叫御駕親征,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和談。既然是和談,就不能和打仗一樣追求兵貴神速、掩人耳目。
洪濤打算充分利用一下自己真刀真槍搏來的名號,看看能不能讓金國稍有遲疑,別貿然出兵攻打幽州防線,這樣才有和談的基礎。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才不得不每天把臉繃著去接受當地官員的拜見,還找來一大堆禁軍廢棄的旗號,稍加改動變成新軍的,整天舉著招搖過市。
目的就是引人注目,把大煞星、常勝將軍抵達析津府的訊息藉著邊民、金國細作的口傳給金國朝廷。
其實洪濤和他率領的這一萬多新軍只是個幌子,或者說叫做計劃中的一隻手。另一隻手此時應該已經抵達了金國腹地。
真正的和談要求不用透過自己轉達,而是讓那隻手送抵。自己只需在析津府按兵不動,表達出足夠的耐心,然後等著金國方面的反應。
另一隻手是誰呢?他就是蕭巫納。這些年濟州島用鯨魚肉換女真人木材的買賣一直都在繼續,雖然太高層沒接觸,但至少不缺傳話的人。
女真人滅掉遼國之後,接收了很多契丹俘虜繼續擔任職務。蕭巫納這位契丹貴族和他們接觸的最多,由他去傳遞和平的善意再合適不過了。
除此之外,洪濤還給蕭巫納安排了一個更神秘的任務,把耶律特里公主有後的訊息也小範圍的帶回金國去。不管有沒有契丹貴族因此產生那麼一絲絲別的想法,反正這根刺要種下,說不定將來就能用上。
而蕭巫納本人對幫著洪濤傳遞和談訊號並不太上心,他更看重傳遞皇族有後的訊息。女真人把契丹皇族全殺乾淨了,目前特里公主是唯一還流著皇族血脈的耶律後裔,更別說還有個兒子。
當然了,這件事兒蕭巫納和特里公主都沒瞞著洪濤,也獲得了准許才啟程北上。洪濤答應如果蕭巫納真的聯絡到了足夠的契丹貴族,他們也確實有想法,大宋可以提供相應的物質幫助。比如說武器、資金之類的,但人一個沒有,頂多允許濟州島派契丹族人秘密潛回故土當個聯絡員或者教官。
除此之外,洪濤還和特里公主言明,即便在大宋和濟州島的幫助下契丹人復國成功,那也只能佔據東京道的土地,併成為大宋藩屬國。
這個決定和對吐蕃地盤的考量如出一轍,洪濤是真沒精力再帶兵去把遼東地區全完征服。在那種氣候和地理環境下,光靠火槍大炮很難長治久安,距離又那麼遠,無法有效控制。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經濟手段滲透,讓其無法擺脫也無力反抗。好歹特里公主也是自己的女人,未來有可能的契丹皇帝不光是她兒子,更是自己的兒子,給兒子留一塊土地也算這個爹沒白當。
至於說將來會不會成為麻煩,那就是後人的問題了。他們要是有本事,不光不會是麻煩還能成為助力。他們若是沒本事,被別人搶了也是活該。
“姑丈,為何析津府比開封城還高?”洪濤此次北伐排場比以往出征大很多,除了裝樣子之外,也確實有需求。
光大宋親王就帶了六位,他們裡面除了趙倜和趙佖之外都沒有經受過軍事訓練,更不善於長途騎行,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車裡,由平七海和衛隊負責照顧。
說話的這位是個十多歲的小夥子,長得挺清秀,是神宗皇帝的十一子,但模樣一點不像神宗皇帝,倒是和章楶、章惇兄弟神似,都屬於古人所稱俊美一系列的。
其實洪濤覺得自己也算挺英俊的,要不怎麼會被皇帝妹妹看上呢。但是吧,這些年乾的事兒太嚇人,致使大家一提起王詵首先就想到了屠城、晾肉乾、滅國之類的戲碼,把相貌啥的都給忽略了。
“十一哥,這裡是邊關重鎮,再往北不到百里就是金國,城牆不建的高大一些如何能抵禦強敵。不要老纏著姑丈,過來!”
以前三個皇子跟在洪濤身邊是趙傭為首,現在趙傭當了皇帝,趙倜就成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