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兩個老傢伙根本就不是在幫王詵,建不建橋關他們屁事兒。但藉著這個機會,王安石巧妙的把皇帝給忽悠了。
改革吏治是目前新舊兩黨的主陣地,一方主攻一方主守。章惇和蘇軾得到了皇帝的暗中偏向,攻勢見猛,舊黨有些扛不住了,第一步裁撤閒散官職的提議就要獲批。
此時王安石和司馬光耍了個心眼兒,他們把國庫裡僅有的那麼點餘款全給王詵送去了,下一筆錢款送來最早也得等年底。沒有錢裁撤個屁啊,總不能不發工資就讓人家回家喝西北風去吧。
這樣一來不管新黨和皇帝如何強勢,也得再等幾個月才能發動。幾個月,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誰敢保證幾個月的工作中不出一點問題?只要有問題就足矣在朝堂裡搞些事兒出來,保不齊就能抓住機會反敗為勝呢,總比馬上讓出陣地強。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官家下旨明發各州府,褒獎了大人修整河堤之功,還對修橋鋪路之事予以肯定。”
朝堂上誰在利用自己牟利洪濤全然不知,他正在碼頭上望著漕河南邊,像是在等誰的到來。沈括拿著一卷東西走過來本想引起注意,可晃悠了半天沒人搭理,只好主動提起。
“但朝廷艱難,暫時勻不出錢糧,還得讓本王自行籌措。這次又給了多少份度牒?本王怕是在這裡待不長了,再待下去附近寺廟裡的出家人全得出自本王門下!”
這些廢話洪濤都聽膩了,全是口活兒,一點正格的沒有,充其量是送點度牒讓自己去販賣,自己要是想從百姓手裡搶錢還用得著賣這個破玩意?
所以送了也是白送,那些坑人的玩意大部分都被燒了,少部分轉手給了山川督查院。王十不是喜歡化妝成和尚尼姑隱藏身份嘛,估計她能用上。
“晉卿這次怕是猜錯了,朝廷把修繕河堤所欠的錢糧都補上了,一部分在為兄這裡,另一些在漕司手中,想來不日就將運抵!”
沈括有時候也挺壞的,他知道一提這個事兒駙馬就得說朝廷壞話,偏偏不把話一次說完,非等著駙馬罵完再拿事實出來打臉,等著看笑話。
“……朝廷改脾氣了?不可能,給我看看!”這個臉確實打得挺瓷實,饒是洪濤臉皮厚也有點疼。但他還不死心,非要眼見為實。
“嘶……怪哉怪哉……既然狗能改了吃屎,本王錯一次也不算冤枉。唉,來了來了,那點錢糧沈兄就和王七看著分吧,本王不管了。那些船上才是好東西,本王的高麗牛肉到啦,嘿嘿嘿嘿……”
拿過朝廷發給沈括的公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連背面都看了,洪濤也沒找出啥地方出了問題。乾脆也不費這個腦子了,錢糧確實給了,為啥給的天知道。自己認個錯無妨,下次依舊會罵。
把公文往沈括懷裡一扔,洪濤又樂了,遠處的漕河上出現了一片帆影,絕不是槽船,更高更寬,想來是王浩的船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