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幾頁的內容大多都是對奈良寺廟、日本社會風土人情的描寫,西迪讀的格外慢,還斷斷續續,洪濤乾脆拿過來自己看,看到有意思的地方還會和西迪討論討論。
不想聽都不成,洪濤說這才叫靈與肉的融合。白日宣淫也得充滿知識性,工作生活兩不誤。信讀完之後還得考試,讓西迪說出日本貴族女人穿什麼。
“她們……她們穿什麼都沒用,我在前院看到了,一個個又瘦又矮,就算什麼都不穿官人也不會多看一眼!”西迪已經快到極限了,還不肯服輸,咬著牙頂嘴。
“不妨,待本王也照著信上所講做一套十二單讓你穿上,看你還嘴硬!”
信看完了,王雄的文筆不錯,寫得和小說差不多,把有些事兒描述得繪聲繪色,就像親眼所見。一想起信裡所講的內容,洪濤就忍不住想起了後世裡的日本動作片,然後對西迪的進攻就更猛烈了。
後世裡不知有多少宅男想穿越到古代日本去,尤其是喜歡看日本漫畫的。很多以古代日本為背景的漫畫都把當時描繪得細膩柔美、精緻典雅。但是看完王浩的信,洪濤即便沒親眼目睹,也能管中窺豹略知一二了。
王浩與日本最大的寺廟搭上了關係,被當做貴賓接入招提寺,蔣二郎則信不過這些日本和尚,乾脆帶著新軍駐守碼頭,看著船和貨物。
王雄和王彬也跟著族叔一起去了,然後就見到了很多令他們瞠目結舌的情景。
首先就是窮富差距太大,從大輪田泊到奈良也就幾十里路,沿途有不下十個小村子。按照王雄的描述,當地日本農民的房子像黃河決口之後災民們搭的窩棚,村民乾脆就是災民,農具裡鐵器都不太多,還有用木鋤頭的呢。
可到了奈良立馬大變樣,居然都有石板路了,一座座寺廟佔地巨大、建築雄偉,隨處可見金銀裝飾。
然後就是服裝怪異,日本和尚還算正常,但聞訊趕來的日本官員和富人就很不正常了。越是正式的服裝就越寬大複雜,裡裡外外好幾層,圓鼓鼓的和茶壺差不多。
有幾位屁股後面還拖著一丈多的長裾,據說這種衣服相當於宋朝官員上大朝會時穿的朝服,屬於最高禮節,平時除了見皇帝都捨不得穿。
王雄很有洪濤的風采,喜歡說怪話。他認為這是日本皇帝的惡趣,為了省下後宮的僕人才讓官員們如此穿著,等官員們在宮裡走一圈之後所過之處也就全掃乾淨了。
更厲害的還是日本女人,既然男人都把見天皇的朝服穿上了,她們肯定也得盛裝出行。王雄生怕靠文字無法讓養父看明白,特地手繪了一副日本貴婦人盛裝圖,叫做十二單。
其實不用看圖洪濤也知道什麼叫十二單,他在後世的日本見過這種服裝。就是把十二件刺繡單袍一層套一層全穿在身上,顏色和圖案還不一樣,頭上再戴一頂高高的斗笠,四周垂著薄紗絹把臉遮起來。
十二件單袍,就算用後世夏天穿的薄布料疊起來也和羽絨服差不多厚度了,問題是古代能刺繡的布料通常都很厚。
一套十二單全算上有多重呢?洪濤記得後世見到的有就公斤,但王雄說有三十多斤!估計就是織造技術上的差距。
三十多斤是個啥概念呢,北宋的重灌步兵全套甲冑重四十六斤多點,新軍士兵的半身甲連頭盔加一起才十八斤出頭。
也就是說日本貴婦小姐們穿的盛裝比新軍士兵的盔甲還重不少,和拿著弓弩、帶著個人給養鋪蓋,全副武裝的新軍士兵差不多。
“你說本王弄一支由日本貴婦組成的步兵方陣如何?有這麼強的負重能力,稍加訓練豈不是刀槍不入了?”
看著王雄畫的人物素描,洪濤覺得日本天皇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全民皆兵怕就是從日本興起的,把軍訓融於日常生活也是首創。
敢問沒事兒就穿戴幾十斤衣服站幾個時辰不就是軍事訓練嘛,這些外表五彩繽紛、雍容華貴的日本女人,在厚重的十二單下面保不齊就是青筋暴起的肌肉,套上全身板甲之後絲毫不會感覺笨重。
“……奴家死也不穿,日本很冷嗎?那不如把官人的羽絨服賣過去,銷路肯定不錯。”
西迪已經沒力氣放電了,眯縫著眼睛趴在男人肩上瞟了畫作幾眼,立刻把頭扭向了另一邊。以她的閱歷,真無法理解幹嘛要穿十二層綢緞衣服。
“你真該去日本生活幾年,肯定能再苗條不少!”
如果說服裝怪異只是看著新奇,那日本的飲食習慣可讓王雄吃盡了苦頭,不滿之情溢於言表,已經在信上寫髒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