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和攝政王的手諭,強行接管了開封城防和皇宮衛戍,就連宮裡的內官親從侍衛也給廢了。
如果光是皇帝的中旨朝臣和樞密院還能硬頂一下,但再加上攝政王的手諭,即便樞密院下令,禁軍將領們也不敢執行,接管就接管吧,真打不過啊。
原本駐紮在開封附近的大部分禁軍稍後也接到了樞密院的命令,分別前往涼州、蘭州、利州、揚州、大名府接受新軍遴選。
選上的繼續留在當地由新軍負責訓練,之前的軍隊編制全部作廢,訓練完畢之後會按照新的編號進行混編,重新組建大宋禁軍。
據從樞密院中傳出的訊息稱,這一切都是攝政王的意思。未來的大宋只會常備三十萬禁軍,還有十萬預備役。淘汰下來的禁軍、廂役可以自願選擇加入工程兵部隊或者解甲歸田返回原籍。
四十萬兵力夠不夠守衛邊境線和全國大城市的?在這個問題上大家覺得沒人能比涼王明白,既然他說成那應該就是成。
國家少養兵也是好事,這樣能大幅度降低財政投入,剩餘的錢乾點啥都成,或者乾脆少收賦稅,讓百姓能夠修生養息。
但把京城和皇宮的衛戍工作都交給新軍好像有點耐人尋味,要知道新軍誰的話都不會聽,誰也都指揮不動。新皇帝剛登基就被涼王完完全全控制在手中,半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是好事兒嗎?
是不是好事兒也晚了,現在誰說了都不算數。看著一隊隊新軍士兵排列整齊進入城內,有意見也得忍著。這些可都是在西夏屠過城的虎狼之兵,誰敢不聽號令誰就得變成木杆上的風乾肉。
攝政王也不是太講理的人,他想殺誰誰必須死。當初就算有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司馬光在世,還不是說殺就殺,現在僅靠趙傭能管得住嗎?
不過新軍入城之後真沒亂來,除了每日操練不輟之外,平時很少能在街上見到他們的身影,更沒有驕兵悍將為患地方的事情發生過,配得上一句軍紀嚴明。
懷著各種忐忑,元日到了。此時皇帝第二次發聲,下詔書告之開封百姓,由於太后和先皇的喪事,今年朝廷的慶祝活動全免。但不限制民間自娛自樂,也不用全國戴孝,一切如常即可。
正當很多人覺得新皇帝剛剛登基,根基不穩之前不太可能再燒大火的時候。十五燈節剛過,趙傭就掄圓了巴掌重重的抽在了他們臉上。
川陝四路和福州路十多個州府主官聯名上奏朝廷,申請成為特區。理由特別簡單,憑啥甘涼路、銀州路和秦鳳路北面一部分能按照特區律法治理,我們就不成呢?
還不是光喊不公平,這十多個州府主官還拿出了實際行動。他們說了,只要能成為特區,當地願意把賦稅再上調一檔,原本的下州下府交中檔州府的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