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南侵,河北東西兩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甘涼路的百姓最有發言權。哪次朝廷不是被動挨打,白養了這麼多禁軍,到時候還得調集民夫上前線,結果還不一定能打過。
看看人家齊王和涼王,一個坐鎮蘭州守城,面對幾十萬敵軍巍然不動;一個月旬就抵達前線,既不爭糧也不調夫,乾淨利落脆的就把西夏人打跑了。據說還打傷了御駕親征的西夏皇帝,連御輦和大帳都給一鍋端了。
壞事兒就壞在這個據說上了,東西還沒送回開封呢,福州日報在四川辦的分社四川日報就刊登了前線的訊息,說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就好像當時在場一般。
這次連真理報都不唱反調了,涼王啥尿性大宋百姓都耳熟能詳,從涼州開始是每戰必取敵人上將首級,最次也得是個皇親國戚,稍微大發點就得追著人家皇帝滿山跑。從這一點上判斷,四川日報所說怕是不假。
但真理報也沒閒著,它說蘭州之圍是解了,但西夏人並沒完全退出大宋國土,齊王和涼王不該只滿足守住蘭州,既然是徵夏都總管那自然要去徵夏。
這個說法倒是獲得了民間的一片叫好聲,老百姓哪兒懂戰爭的本質,看熱鬧不怕事兒大嘛。
也不光老百姓不懂,一部分地方官員和朝廷官員也不太懂。他們覺得西夏人是狼崽子養不熟,必須嚴加管教,讓涼王教訓教訓不乏是個好辦法,紛紛上書催促朝廷出兵。
對於朝廷和皇帝而言,四川日報怎麼誇都無所謂,大不了朝廷跟著一起誇,還能誇上天去?反倒是表面看著像是幫朝廷說話的真理報這次說的話太不貼心了。
讓真理報這麼一扇呼,朝廷反倒不好馬上收回兵權,前線還沒消停、戰爭還沒完結,你說你把主將撤了算個怎麼回事呢。
可是不把涼王的兵權撤了,皇帝和朝廷裡有些人是真寢食難安。原本盤算著驅虎吞狼借力打力,誰承想這頭虎是個空架子,剛一照面就被狼給咬個半死。要光是小狼厲害也還能忍,問題是這裡有頭老狼太嚇人了。
現在想起來,這個套好像安排的不是那麼完美,漏洞有點多,尤其是姚古的東路軍遲遲不動、見死不救,這不明擺著要至齊王於死地。
而渭橋鎮工坊被禁軍接管的事兒要是傳到涼王耳朵裡去那就全露餡了,這頭老狼可不像小狼那麼好糊弄,他打了那麼多次仗,總不會不明白這點事兒。
琢磨來琢磨去,也沒琢磨出個頭緒來,既不敢玩硬的又沒有合適的藉口玩陰的,只能眼巴巴的盯著蘭州,每日裡往來的軍驛絡繹不絕。
此時禁軍也好像突然就糧草充足軍備整齊了,不光熙和路的援軍玩了命的往秦鳳路集結,就連河北路的五六萬邊軍也火速向開封靠攏,號稱要開赴西北戰場,但到了西京之後就不再往前走了。
假如此時有能鳥瞰整個西北地區的軍用衛星地圖,就會發現禁軍在延安府到京兆府、晉州到西京排出兩道防線,兵力達到了三十萬左右,再加上秦鳳路和熙和路的十多萬禁軍,大半精銳都在開封西部和北部集結。
洪濤在幹嘛呢?他正和富姬躲在黃峰谷裡造小人玩呢。
週一日抵達蘭州之後只待了兩天就順著原路返回了四川,同時帶走了新的指令。齊王趙傭則依舊鎮守蘭州,順便把卓囉城拿回來,再派人北上探聽西夏人的蹤跡。
洪濤帶領新軍沿著天堂之路直奔涼州,結果還是晚了兩天,剩餘的不到三萬西夏軍也跑了。和蘭州的情況差不多,頭一天還猛攻涼州呢,結果第二天一早就屁動靜沒有了。
王厚是真能忍,即便覺出不對勁兒依舊閉門不出。按照他的計劃就是先忍三個月再說,涼州城拜王詵所賜城牆高大堅固不說,還遍佈馬面敵樓,城內又有足夠的深井和糧食,真不用冒險突圍。
他坐得住有人坐不住,拓荒民、牧民們可忍不了那麼長時間,眼看自家的田地荒蕪、牲畜減少,比用刀割他們的肉還疼。
西夏人在夜裡的動向能瞞過涼州城內的守軍,卻瞞不住這些整日遊蕩在周圍截殺西夏遊騎的民兵。跑?那可不成,你們來俺家禍害一個夠想拍拍屁股就走,做夢吧!於是五千多服裝各異的民兵趕著二萬多西夏正規軍跑的場面出現了。
這支西夏軍隊剛剛接到主帥在甘州全軍覆沒的訊息,還沒準備好撤退呢,又傳來了皇帝和太后戰死沙場、蘭州全軍潰敗的噩耗。
再一聽說解蘭州之圍的是王詵的新軍,並且很可能已經過了蘭州直撲涼州,哪兒還顧得上收拾家當,連夜溜出了大營。
結果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