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齊王獲救之時,就是涼王造反之日。
這樣一琢磨,小梁太后突然覺得涼王也不是那麼可怕了。這位戰無不勝的大宋守護者好像在權謀方面很弱,盡然主動跳進了一個腹背受敵的戰局,換成任何一個合格的官員都不會這麼做。
既然涼王也入局了,小梁太后就有了新的戰略安排。蘭州已經是囊中之物,重要的是怎麼把這位涼王幹掉,只要能除掉他,宋朝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自己在西夏國內的威望也會蹭蹭漲。
不敢說一舉滅掉這個老大的國家吧,反正甘涼路、秦鳳路這片富饒的土地要歸西夏所有。有了這些土地的滋養,西夏國會迅速壯大起來。等人口足夠、糧草充沛、武器齊備之時,就是大宋滅亡之日。
可怎麼除掉這位戰無不勝的涼王呢?小梁太后覺得蘭州城就是個天然的大陷阱。只要齊王還活著,涼王就會義無反顧地一頭鑽進來。自己只需養精蓄銳,同時盯緊兩側宋軍的動向,這場仗就贏定了。
十萬西夏男兒對陣一萬大宋新軍,聽上去和當年六萬西夏鐵騎被三千湟州新軍殲滅沒什麼優勢。
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年的湟州新軍有鋼板弩、攻城弩、火箭、霹靂彈、投石機,還有涼州城和烏鞘嶺的險要地形相助,西夏兒郎只能用身體去抵抗這些歹毒的武器。現在不同了,自己也有了這些武器,且人數是對方的十多倍,沒理由還打不過。
就算這樣小梁太后也沒敢太託大,她和手下將領籌劃了很久,定下一條看上去非常縝密的作戰計劃,那就是消耗戰。
利用清水河和新軍對壘,不管損失多大也要把新軍的武器消耗掉。只要得不到充足的補給,新軍就會越打越弱。
所有西夏將領包括小梁太后在內,都不相信大宋皇帝會在此時支援一個說不定哪天就會把自己趕下皇位的涼王。
“陛下看清楚,河對面就是搶我國土、殺我國民的涼王新軍,只要打敗他們,這片膏腴之地就由你掌控了。”
此時小梁太后的車馬就在中軍,她舉著一架望遠鏡正在欣賞河對面新軍的陣仗。心裡也不由自主的讚歎,這支新軍確實訓練有素。
即便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依舊有條不紊的排陣列隊,甚至還有閒心去砍樹準備架橋渡河,看不出絲毫膽怯之意。
雖然看不到涼王的身影,但小梁太后確定他就在那些穿著花花綠綠短打扮計程車兵中間。這位涼王真是個怪人,也是位妙人,有關他的傳說不僅在大宋傳播,西夏人也都耳熟能詳。
比如說行軍作戰從來不打著旗幟,更不會盔明甲亮視與人,總是和士兵穿同樣的衣服,就連馬匹也無不同。
“娘娘,我們能打過七星王嗎?”此時的李乾順只有十二歲,比當初跟著洪濤征戰析津府的趙傭還顯小,瘦瘦弱弱文文靜靜的小男孩一個,手裡也舉著一架望遠鏡。
“不光要打敗他,還要抓住他為我們所用。有了七星王,西邊的遼國、南邊的大宋將來都會臣服在你的腳下,你就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皇帝!”
七星王,這是涼王在西夏國的別名。篤信神佛的西夏人比宋人還相信七星下凡的傳說,否則怎麼可能有如此過人之處呢。
小梁太后並沒對兒子說出敵人將領的神話生氣,西夏人崇尚強者,讚美敵人並不是膽怯。只有正視敵人才能打敗敵人,不光要打敗,還得抓活的並收為己用。以自己的運籌帷幄再加上能征慣戰的涼王,還有他那些奇思妙想,西夏國想不昌盛都難。
“太后,敵人在架橋!”母子倆舉著望遠鏡你一言我一句的聊上了,一旁的西夏樞密使陵結訛遇有些忍不住了。雖然說這次涼王是孤軍深入,但新軍的威名還在,不能不讓人緊張。
“慌什麼,難不成十萬大軍再加上悍不畏死的阻卜騎兵還對付不了一萬新軍!傳令下去,待他們開始架橋就把投石機立起來,先在此處耗一耗敵人的銳氣,等他們知難而退時再全軍出擊,這條河就是新軍的葬身之處!”
對於這位心腹大臣的表現小梁太后覺得不太穩重,到目前為止一切皆在掌握中,還如此緊張,難免會影響到其他人,必須稍加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