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鐵變銅(480加更)(2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學過,更搞不清其中原理,完全依靠實踐,算得上勞動的智慧。

金屬元素有個活動順序,是按照金屬原子活躍程度排序的,越靠前的越活躍,越靠後的越遲鈍。

排名第一的是金屬鋰,排名最後的是金屬金,這也是為什麼金子不容易氧化生鏽的原因,因為它的原子太笨太遲鈍,還原度太弱。

按照這個原理,排名靠前的金屬元素就能把排名靠後的金屬元素從酸性或者鹼性溶液中置換出來。

鐵就排在銅前面,只要把鐵放到含有銅元素的溶液中去,單質銅就會被從溶液中置換出來,鐵元素則進入溶液代替了原來的銅元素。

實際操作起來就是把生鐵敲碎放到膽礬水中,待到溶液底部沉澱了一層綠色的單體銅之後,再收集起來熔鍊,就是銅。後世還給這種冶煉方式起了個比較高科技的名字,叫做溼法冶金。

膽礬水就是硫酸銅溶液,古代中國缺銅礦,但不缺這種富含銅元素的自然溶液。古人早就認識到這種溶液中含有銅,並找到了獲取的辦法。

這個辦法到了宋朝已經成了獲取銅的主要方式,按照司馬光了解的數字,去年全國生產膽銅用鐵達到了420萬斤以上,產銅187萬斤。

由於銅是貨幣,屬於必需品,所以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不得已之下只能降低銅錢的含量,甚至用鐵錢代替,這樣做對貨幣信用和經濟環境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假如可以讓生鐵成本下降且產量上升,先不說能不能提高軍隊戰鬥力,僅僅是對北宋經濟就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也就是神宗皇帝情緒激動的原因。

他和王安石一明一暗、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玩命折騰是為了啥?還不是想充盈國庫、開源節流。要這麼多錢幹嘛用呢?當然是去打仗了。

誰不想成為開疆拓土的一代帝王呢,誰又不想成為中興國家的大臣呢。而駙馬發明的鍊鐵之法,就能讓他們距離目標更進一步,不激動才怪。

“要是這麼說的話……臣覺得僅憑金明池畔一座高爐,歲入60萬斤也無不可,只是鐵礦石的來源臣無法保證。”

聽完了司馬光的講述洪濤樂了,不就是煉生鐵嘛,那玩意真不難,反正也不需要太高質量,只追求數量和成本的話,自己的土高爐必須是先進生產力的代名詞,就是快、就是便宜!

“……如此算來,我朝豈不是隻需區區50座駙馬爐即可!”此言一出,在座的四個人全都變色大變。

去年的全國鐵產量不過2700萬斤,那可是300多座礦場、礦監、礦務日夜不停才弄出來的,鍊鐵爐更是好幾倍於這個數字。結果和駙馬的鐵爐一比,效率相差了近十倍。真有這麼神嗎?連一向不問政事的裴中貴都面帶疑慮。

“如原料可以保證的話,臣還可再出些許百鍊鋼,想來也不會低於一成……”洪濤就聽不得別人質疑自己的牛皮,這不是活生生的打臉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