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很多國家也在不斷研究的課題。既要讓大家群策群力,又得避免出現太嚴重的內耗。除了依仗個人的品行之外,律法和制度也要同樣跟進配合。
這一次的黨爭暫時被擱置了,雙方在巨大的利益和巨大的外部壓力面前選擇了妥協和讓步,這就是個很好的開始。
只要能成功一次,有了成功的先例可循,後人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就會自然而然的多了一種選擇。其實在洪濤眼裡這才算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可惜目前還沒多少人可以感覺到。
“如此是學生多慮了,只恐沈大人不能為先生所用。據傳這次沈大人只是回京覆命,冬天一過還要返回延州整頓禁軍。”
聽了洪濤的解釋,高翠峰總算放下了一顆提著的心,但對洪濤的希望並不怎麼看好。沈括是朝廷命官,不管如何感化引誘,也不會辭官不做去給一個駙馬當夥計。另外沈括也不太可能久留京中,他的職務在邊塞,不可謂不重要。
“沈大人沒有去職?這倒是好事……”
這個訊息並沒讓洪濤失望,反而挺滿意。到不了明年冬天,自己的第一批貨物恐怕就要運往西夏邊境了,到時候免不了要透過延州。
如果有沈括在當地主持,總比換一個陌生官員好相處的多。要知道自己的行為並不能得到朝廷公開支援,很多事甚至都不能和朝臣們明說,要遇上一個蔑視外戚的倔脾氣地方官,自己還真沒轍。
鑑於這個初衷,洪濤不僅要和沈括冰釋前嫌,還得再加把火,爭取能讓雙方進入互相欣賞的階段,這樣以後再接觸起來就容易的多。
“沈兄請隨移步,小弟還有一些問題要請教。”
怎麼拉近雙方的距離、增進了解呢?對付政客用一套辦法、對付科學家就要用另外一套辦法了。
那就是不斷給他出難題,然後再幫他一起解出來。在解題的過程中,只要能為他提供必要的幫助,那必須能增進感情。
這套東西在後世的工廠裡隨處可見,稱為工作的友誼。本來陌生的幾個人,透過某個專案的攻關說不定就會成為朋友,越是有才華的人就越容易惺惺相惜。
當然了,也可能出現矛盾,走到哪兒都有功利心太重的人,看到別人比他能幹心裡就不是滋味。
好在沈括還沒這麼利慾薰心,他在跟隨洪濤進了書房之後,就被一桌子的紙張給吸引住了,拉都拉不走。
這些紙張就是洪濤打算出版的算院教材,美其名曰:高等數學!
真不要臉!真敢整名字!沽名釣譽之輩!如果被後世人看到這些公式和定義,肯定會如此評價洪濤的所作所為。
啥高等數學啊,大多數都是初高中的代數和幾何,但是到了洪濤嘴裡就成了他自己的絕學,還得印刷成書,奔著當大學教材去。
“都尉大人善用天竺文字,不知這些又是……”光靠一堆公式還不足以打動沈括,因為他看不懂。
“沈兄莫急,聽小弟慢慢道來……此字確為天竺文字,但經小弟改良已脫胎換骨,即便是天竺人看到也未見識得。而這些公式更是他們無法理解的,倒是沈兄說不定可以搞明白,我們就先從這些符號講起吧。”
不認識沒關係,洪濤可以負責翻譯。在兩位數學家之間,字型好看不好看就不是大問題了,一邊說一邊用筆把那些數字和符號都翻譯成了文字。
整整兩天半,駙馬和沈大人都縮在書房裡嘀嘀咕咕,除了讓人送飯、送水、送紙張之外,只有上廁所的時候才能看到兩人的身影,每次手裡還都拿著幾張紙,蹲坑的時候也不忘了寫寫畫畫,旁若無人一般。
最終洪濤不得不讓黃蜂強行把這位沈大人塞進馬車送回了府,臨走還在他的手裡塞了一卷寫滿字的紙。
不這樣的話真轟不走,這兩天多內沈括基本沒正經吃飯,也沒怎麼睡覺,狼狽不堪但精神亢奮,都出現神經質的症狀了。
再這麼苦熬下去洪濤很擔心他會心力憔悴猝死,自己需要的是一個活著的沈括,不想要個瘋瘋癲癲半死不活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