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講究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子嘛,咱比老美的形象可愛多了,一手捧著精美的經書,一手提著芬芳的花膏,臉上全是笑容。是傳播文化的使者,買賣自願,絕不強求。
想玩鉛字印刷必須先要鑄造鉛字,想鑄造鉛字得先有銅模。南宋的金銀作匠人可以如雕刻玉石般在銅塊上把繁體字雕刻的非常精細,想必北宋的匠人也相差不遠。到底能不能,問問就知道了。
去問誰呢?還是後苑那幾位宮廷匠人。不過有一件事兒讓洪濤非常苦惱,這七個匠人裡有三個都叫大郎,還有兩位是同姓,再加上自己也是大郎,稱呼起來很容易亂。
事實證明北宋的宮廷匠人手藝要比南宋的普通匠人高超,兩位金銀作大匠只用了四天功夫,就完成了駙馬交待的工作,分別在兩塊火柴盒大小的白銅上雕出了駙馬都尉、左衛大將軍信兩行字。
順手還在銅塊上做了拋光和花紋處理,一個上面是雲壽紋配梅花,一個上面是水波紋配荷花,栩栩如生。
可惜的是洪濤需要陰刻當模子,他們兩位理解錯了,以為駙馬要用銅塊當印章,用的全是陽刻。還異口同聲的說字寫的不好看、也沒有畫畫功底,在家裡玩玩即可,千萬別拿出去亂蓋,會被人恥笑。
兩位工匠的話讓洪濤都有點無地自容了,就這字還醜?這畫還次?還讓不讓人活了!在重新解釋了自己的意圖並確認工匠們聽明白了之後,洪濤又遇到了一個小問題,產量不足。
想要鑄造鉛字,怎麼也得有一千多個銅模才能滿足日常書籍的印刷,生僻字還得臨時補刻。如果制模速度太慢,那就得增加人手了。
“看來還得去麻煩麻煩陛下……”對於這個問題,洪濤沒抱著自力更生的想法。現在他已經以國為家了,只要皇帝手裡有的都可以借來用用,比如皇家御用工匠。
照例還是公主進宮向哥哥轉達了駙馬的意思,邀請皇帝去正在施工的飛鷹社視察,理由很簡單,名字是你題的,不能不理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