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福利社會(2 / 2)

小說:大宋有毒 作者:第十個名字

,它們每收養一名孤兒,皇帝就會從內帑中拿出一筆錢給慈幼局,做為把孩子養到15歲的基金。

假如有人家半途收養,經過官府確認有收養資格之後,每個月都會由慈幼局向收養家庭支付錢一貫、米三鬥,繼續承擔部分撫養責任,直到孩子滿15歲為止。

相比起孤兒院來,宋朝的養老系統覆蓋面稍小,只在城市中設立,“安老坊”、“安懷坊”、“安濟院”都是此類機構。

它們的運作方式也和慈幼局差不多,都是由皇帝或者政府出資贍養,而且是有法可依的。按照居養法規定,凡是6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進入養老院頤養天年,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錢。

如果能活到80歲以上,每日還多給10文醬菜錢,夏天發單衣、冬天發棉衣。

幼有所依、老有所養,這個口號並不是後世提出來的,古人從一千年前就已經在追求了,但他們並不滿足,還要病有所醫!

福利醫療系統在北宋年間還沒見到,但到了南宋時期就有了,叫做安濟坊。但南宋人遵循的法度卻是北宋徽宗皇帝制定的,叫做安濟法,其中明文規定:

“凡戶數達到千戶以上的城寨,均要設立安濟坊,凡境內有病臥無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濟坊收治。安濟坊宜以病人輕重而異室處之,以防漸染。又作廚舍,以為湯藥飲食人宿舍”

看到沒,不光可以免費治病,還搞起了初步的隔離治療。雖然宋徽宗口碑不太好,還是個亡國之君,但他也不是全不靈。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是全壞的,國內國外都這樣,只是後人解讀的角度有所不同罷了。

這還不算完,由於宋代城市化比例很高,又有向商業化社會發展的趨勢,所以流動人口非常多。為了防止傳染病突發,安濟法還規定:

“有病於道途,既無家可歸,客店又不停者,無醫無藥,傾於非命,極為可念”

為此朝廷在城市裡建立了安樂廬,專門收治患病的旅客。政府還要求旅店如發現病人不得將其趕走,而應就近請大夫治療,然後報告官府報銷醫藥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