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百個小時以後,被困在二號礦井下的三十七名幹部工人,除一人當場在垮塌處被砸身亡,一人因體弱缺氧在救出後送醫院途中死亡以外,其餘三十五人全部安全獲救,經醫院短暫治療,三天後,二十九人已出院回家,另有六人留院繼續觀察。
在救援隊伍中,礦長柳樹年因心臟病突發,經醫院搶救無效而殉職,另有二人重傷七人輕傷。
五月十五日,青陽縣隴山鋁礦五零八礦難事故調查會第一次會議,在青陽縣縣委大院小會議室召開,出席會議的有:省委常委、常務付省長呂太良,青州地委記田鳳山、青州行政公署專員李東方,青陽縣委全體常委,五零八事故省地縣三級聯合調查小組全體成員:組長劉為明,付組長張東,調查組成員:王傑倫、劉兵、常寧,此外青陽縣四套班子其他主要領導,均列席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調查組付組長張東作初步調查報告。
“各位領導,同志們,你們手頭均有一份昨天發出的初步情況調查報告,想必各位已經看過了,我就不一一重複了。”
張東在說話時顯得面無表情,目光也沒有針對任何人。
“我想要著重強調的是,五零八礦難事故,完全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人為責任事故。”
張東率先下了結論,讓在座的不少人暗自心驚,張東是之江省鑑定安全生產事故的鋼牙鐵口,從他嘴裡吐出來的結論,幾乎是板釘釘的,這就意味著,有人要為此次事故買單了。
“同志們,我知道你們中間,有人曾提出劉兵和常寧兩位同志,不應該參加調查組,也就是說,他們是你們青陽縣安全生產三人領導小組的成員,他們對青陽縣各行各業的安全生產,負有領導管理監督的責任,本屬於此次被調查的物件之列,但是,各位請將手頭的資料翻到倒數第三頁,這份由青陽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鄧志軍劉兵和常寧三人,在三個月前聯合簽發的檔案中,已經明確的給隴山鋁礦二號井下達了停產整改的命令,二個月前,二號井的安全隱患整改驗收沒有透過,一個月前,二號井的安全整改勉強透過,但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常寧同志,親自到隴山鋁礦,和礦黨委全體成員簽署了一份安全生產責任,裡面涉及到二號井的,有以下幾條,一,沒有礦領導和安檢員跟班,不得開工生產,二,不得在晚開工生產,三,雨天及其前後三天內,二號井必須關閉,四,沒有值班礦領導和安檢員同時簽字,任何人不得下井,也就是說,有人違反了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命今,擅自下令二號井開工生產,根據有關規定,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五零八礦難事故不負任何責任,劉兵和常寧兩位同志,完全有資格參加調查小組。”
張東說完後坐了下去,列入會議的人大主任邱夏風,和政協主席王玉文等一班老傢伙,立即熱烈的鼓起掌來,然後呂太良也微笑著鼓掌,其他人見狀,不敢不有所行動,就爭先恐後的跟著拍起了手。
呂太良站起身來,雙手伸開向下一壓,會議室又靜了下來,呂太良環顧四周,臉的微笑也慢慢的收了起來。
“同志們,省委陳記昨天打來了電話,他針對五零八礦難事故,作出了明確重要的指示,徹查原因,澄清責任,賞罰分明,杜絕後患,所以,我們雖然取得了五零八礦難事故的救援工作的勝利,但善後工作剛剛開始,在座的各位,同時請你們也轉告今天沒有到會的人,不要心存僥倖,那些有責任的同志,最好的辦法,是主動向調查組說清自己的問題。”
常寧聽著呂太良話,心裡有些開心,他孃的,有人要倒黴了,不正意味著又有撈便宜的機會了麼,體制裡的現實就是這樣,在擁擠不堪的仕途,你除了依靠關糸和實力進步以外,有時候還會接到天掉下來的餡餅,某人意外的死亡,對手的自作孽,有人突然被懲處,等等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意外之喜,這想法有點齷齪,卻是活生生的事實。
呂太良又說了一陣,語氣也恢復了正常,“同志們,我馬要回省裡去了,張東同志也要暫時回去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王傑倫是我秘,我就更加離不開他了,因此,調查組的工作,接下來由劉為明同志牽頭,劉兵和常寧同志具體負責,爭取在兩星期內拿出最後的調查處理報告。”
會議結束後,跟著大家送走了省地兩級領導,常寧回到自己辦公室,他這個縣長助理可沒有秘,關門十多天的辦公室只好自己動手打掃整理,心裡倒沒埋怨清潔工的疏忽,只是尋思著,這農委是個空架子,不象計委經貿委,下面還有個辦公室,有人可供驅使,看來,得逮個機會找劉守謙說說,讓自己屁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