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區,現在成了他手中的燙手山芋了,進退難定,騎虎難下嘍。”
常寧認真的說道:“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不尊重經濟規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鄭中基微笑著說道:“小常同志,你的外公範東屏老先生,曾是那邊的政界翹楚,現在又是海外華人中的商界領袖,只要他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主動落戶青州,再登高一呼,肯定是響應甚眾,青州開發區不就活了麼。”
“老爺子,謝謝您對我外公的尊重,但您所說的,至少目前不可能實現。”
鄭中基又哦了一聲,緩緩的點著頭表示贊同,“郭昌銘穆長虹等人,想在任上做出點成績,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理所當然的,可惜這兩人不會搞經濟啊,對新時期的經濟發展的認識,連我這個老頭子都不如,想用行政命令這種高壓手段來指揮經濟,最後受傷的還是我們青州地區的老百姓啊。”
“您說得對,老爺子,我外公的範氏集團公司,之所以要把國內分公司的的總部,和首期投指專案落戶青陽,除了有家鄉情結的因素,主要還是源於一段往事,當年國x黨軍敗退臺灣時,有五萬多人過境青陽,從焦山港上船過海,這個建議人就是我外公,『亂』軍過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所以我外公覺得,他必須還上那筆舊債……也許,將來的某一時候,範氏集團公司會把投資方向轉到青州這邊的,但現在絕無可能。”
鄭中州說道:“小常,您今天來的意思我明白了。”
“老爺子,謝謝您。”
“呵呵,先別忙著說謝,我還沒有答應你呢。”
常寧不客氣的笑起來,“老爺子,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您應該在郭書記走後,就在心裡做出了決定。”
“呵呵,小半仙就是小半仙啊。”鄭中基笑著問道,“小常,你來之前,有沒有想過,我會向你提一些條件,比方說,你難以接受的條件?”
常寧坦然的說道:“如果是那樣的話,青州的鄭老爺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商人了。”
鄭中基搖頭微笑道:“錯,政治家也是講究利益的嘛。”
“老爺子,據我所知,志偉從黨校結束學習以後,將會回到青州工作,儘管現在的他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但以目前看,他的道路不會很平坦,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雄厚的基礎,他照樣走不了多遠,您老人家何不乘此機會顯示一下力量,為志偉的歸來作好準備呢?以現在的形勢,只要您老人家登高一呼,青州政壇立即就會從郭書記穆專員的二人轉,重新變為一幕燦爛多姿的三國演義。”
鄭中基撫掌而笑,“小半仙,你的野心不小啊,三國演義,然後你來個偏安一隅,悶聲發財對不對?”
“人無野心不興,馬無夜草不肥,老爺子,我正在向您學習呢。”常寧站起身來,一邊聳著雙肩,一邊毫不客氣的說著。
頓了頓,鄭中基含笑而問:“小常,你和志偉的私人關糸不錯,聽說了他和常常的事後,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嘿嘿,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揍他一頓再說。”常寧老老實實的說道,“可是當我滿大院找他時,有人說,那傢伙早有準備,腳底下抹油,溜到千里之外的西江省黨校去了。”
“唉,你的想法沒錯,能揍他一頓我也不反對。”鄭中基輕嘆一聲,“我們全家對不起常常這丫頭啊,小常,替我帶一聲對不起,希望你好好照顧她,她是個好姑娘,我衷心的祝福她。”
“老爺子請放心,我一定轉告於他。”
鄭中基看樣子有點疲倦了,畢竟是快八十歲的老人,身體慢慢的靠到床頭,低沉的問道:“小常,你和志偉,你想過你們的關糸嗎?”
“老爺子,有句名言說得好,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您老人家放心吧,志偉他很聰明,我們至今好象還沒有正面衝突過呢。”
鄭中基一邊微微的點頭,一邊閉上雙眼,微笑著喃喃而道:“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啊。”
常寧告辭一聲,輕手輕腳的出來,向小護士送去一縷勾魂的微笑後,快步的離開了病房。
應該說,這次厚著臉皮來見鄭中基,決策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常寧邊走邊想,臉上掛起了勝利的微笑。